拉美感染“荷兰病”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难为继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新兴经济体对原材料进口的旺盛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繁荣周期,不少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拉美国家迎来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期”:经常项目出现盈余,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双双增加。这为当地政府实施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积累了雄厚资本,利于抵御金融危机冲击。

上世纪中期,荷兰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随即引发了一轮天然气开发热潮。天然气出口剧增,经济一片繁荣。然而,大量且持续的国际收支盈余导致荷兰盾汇率大幅升值,削弱了工业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制造业出口形成严重打压,并由此带来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

这种因资源领域出口增加而导致其他出口领域竞争力下降的现象被定义为“荷兰病”。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的拉美是“荷兰病”的高危地区。如今,许多拉美国家出现的“去制造业化”现象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和担忧。一些专家认为,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拉美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亟待推进。

“去制造业化”现象成因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新兴经济体对原材料进口的旺盛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繁荣周期,不少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拉美国家迎来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期”:经常项目出现盈余,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双双增加。这为当地政府实施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积累了雄厚资本,利于抵御金融危机冲击。

1

(图片:2014年1月1日,焰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附近的海面上绽放,庆祝新年的到来。)

受市场利好因素刺激,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初级产品出口大国通过一系列产业刺激政策,加大了对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与此相比,制造业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下降,融资成本和税收压力居高不下使制造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下称拉加经委会)的统计数据,2001年至2011年期间,拉美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200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41.1%,而到2011年,这一比重已增至60.7%。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吴国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部分拉美国家进行的工业初级产品化政策是在“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指引下做出的结构性调整,利用了外部有利环境和自身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顺应了当时市场变化而做出的转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