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元年”,地方两会都在谈什么(3)

“深化改革元年”,地方两会都在谈什么(3)

积极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分析人士指出,在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后,2014年或将全面展开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也将成为改革措施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着力点。

地方无疑是落实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今年的地方两会中,不少地方明确部署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城镇规划,逐步由扩张性规划转向限定城市便捷、优化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改变“摊大饼”发展模式。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表示,广东将编制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并选择若干市县和建制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方面,广东将更多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包括争取发行市政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

在陕西两会上,陕西省省长娄勤俭用“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20个字形容陕西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地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城镇化工作本身。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也被频繁提及。

比如,甘肃提出将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作为向西开放的重中之重,加快制定实施方案,努力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宁夏则提出,将高起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构筑中阿合作宁夏渠道,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之中。(上海证券报,记者 秦菲菲)

雾霾治理成多地工作重点

由于去年以来雾霾肆虐,多个省市将治霾写入今年的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认为,由于环保工作既可以优化环境,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所以地方政府对此热情较高。不过从治理方法来看,由于限制机动车增长的手段更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今年可能会有更多地区采取限行举措,汽车产业的发展或将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2013年雾霾波及我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为此,治霾工作上升为多地政府工作重点。

2013年河北省空气质量被一些机构评为全国最差。为此,该省政府工作报告设专章提出“只争朝夕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强力治理大气污染”,提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和京津冀实施细则,深入落实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压钢、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陕西、江苏、福建等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到了对治霾的要求。一些重点城市,如济南、南京等,也首次将对雾霾天综合治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以治霾为重点的环保工作的开展,被认为可以兼顾保护环境、调结构、稳增长。汇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对记者表示,分析雾霾出现的深层次原因,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难辞其咎。生态治理意味着将投入额外资金用于节能和低污染设备以及技术升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对环境生态的投入,同样可以产生GDP,产生利润,增加就业。这方面将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