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专评]】法治,让城市管理更美好

【北京两会专评]】法治,让城市管理更美好

王安顺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法治作为治理城市的基本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加强法治保障,严格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维护首都安全。

法治不仅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亦是管理城市和民众事务的一种治理结构。选择随意性甚至游走于法律边缘地带的城市治理方式,还是选择规范化、有法治保障的科学治理方式,不仅代表城市治理理念是否更新,也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高下的分水岭。毫无疑问,北京不仅要成为发展充满活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的国际城市,也要成为一座法治化治理、精细化管理的美好城市。

从市人代会时隔13年再行使立法权,到随后的常态化,涉及人大制度、首都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三类地方性法规,都纳入人代会立法。从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条例,我们看到,政府在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同样,政府还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通过立法手段走向规范化,相关条例责任明确、处罚有力、操作性强,更为污染防治提供了更强力的法律支撑。

法治让城市管理更美好,在于人性化。“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贴近民生、倾听民声,我们有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平台,还有围绕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市民健康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民生的各项规章制度。法治化的城市管理下,行政更加民主,更能有效增进政府与群众合作和沟通,彼此更加信任。

法治让城市管理更美好,在于简约化。“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城市管理法治化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提高行政效率之余,也减少了行政支出,促进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民众办事更加便捷,对企业的监管也更加简约。

法治让城市管理更美好,还在于透明化。“政府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举行听证会”。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推行公共服务办事公开制度,更能方便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人性、简约、透明、规范的法治建设,会让北京的城市管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