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他们将改革看作是一个既定的进程,而不是一个根据现实问题而调整的进程。周其仁《改革的逻辑》中有一节的标题是“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言下之意是改革是按图纸施工的。但真实的改革不应该是这样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因此,改革的目标是针对问题而设定,而不能被教条禁锢。
主流理论界还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的变迁。在他们设定市场化、产权保护这样的目标时,中国社会只有官僚和老百姓,市场化、产权保护限制官僚,那就有利于老百姓,虽然只是一部分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但现在中国社会有三种力量——权贵、资本和劳动者,完全的市场化有利于资本,却未必有利于劳动者。劳动者的生活压力不断上升,是不平等、无保障、非正义的主要受害者,改革应使他们成为主要受益者,而不应主要着眼于保护资本。那么,改革也不能理所当然地将市场化作为最优先的目标,而要综合考虑、协调推进各个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