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黄奇帆答记者问:以改革创新促内陆开放(5)

重庆市长黄奇帆答记者问:以改革创新促内陆开放(5)

这次全会特别提出了要创新加工贸易模式的要求。怎样落实全会要求,创新模式呢?实际工作中,我觉得应抓好四个重点。一是建立整机加零部件生产的全流程产业链,推动加工贸易由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70%~80%的零部件本地制造,就能变“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使进项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甚至归零,从根本上解决内陆进项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二是解决好保税物流和出项物流。充分利用内陆保税区、国际铁路大通道,发挥铁、空、水等内陆口岸作用,促进产成品和料件进出口关检便利化,降低产品外销物流成本。三是注意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拓展,占据加工贸易“微笑曲线”两端,尽可能留下高附加值。在品牌商层面,吸引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落地,吸引跨国公司加工贸易结算业务内迁;在代工层面,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拓展,实现由单纯的代加工(OEM)向代设计加工一体化(ODM)转变,推动OEM向ODM升级;在零部件层面,吸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厂商落地,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面发展。四是形成以人为本的员工服务新模式,构建新型和谐的劳资关系。

记者:现在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不惜“血拼”。您觉得该如何避免这种内耗呢?

黄奇帆:您提到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模式创新比“血拼”更有智慧、更可持续。我们要认真落实全会的要求,放宽准入门槛,打造外资投资便利化的大环境,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资、引智、引技。所谓“全方位”,即向美、欧、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平等开放。所谓“宽领域”,即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之列,就允许外资与国资、民企一样投到各行各业中去。所谓“多渠道”,即允许外资“绿地投资”、直接并购国企和民企以及通过QFLP、私募基金、风投等形式进行股权投资,或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投资、创业等。近几年,重庆按照上述理念持续推进,营造了便利化的投资环境,实际利用外资额较5年前增长了近10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