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梧:“三维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职能界定(4)

宋晓梧:“三维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职能界定(4)

2013年6月,审计署发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截至2012年底,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85万亿元,较两年前增长了12.9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5月发布,中国政府债务占2012年GDP的50%,约26万亿人民币。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博鳌论坛上估算,其中仅地方债务就高达20万亿。为了上项目,地方政府普遍采用非常规渠道融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监管套利行为。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扩张,其中主要是房地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房地产投资又有助于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

庞大的地方债务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产物。

地方政府竞争成为腐败的温床。地方政府的GDP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政府公司化,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长期持续,必然演变成为权钱交易的平台和滋生腐败的温床。关于反腐败,在20世纪初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发现的多数腐败问题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预计腐败现象将随着禁止国家机关、军队、公检法办企业的改革进程而减少。那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方政府公司化会逐渐成为各级干部的腐蚀剂。十多年后,地方干部腐败成为严重问题,地方干部为上项目腐蚀中央部委干部的案例不时见诸媒体。据新华网消息,2005年至2011年仅广东一省,就有多地市151名地厅级"一把手"落马,占省被查处地厅级干部的近80%;另外还有1284名县处级"一把手"被查处,占省被查处县处级干部人数的近70%。有的被查处的地方"一把手"坦然说,不收礼不受贿、不送礼不贿赂,在当地根本站不住脚,无法开展工作。

仅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说明,以地方政府竞争为特点、不计资源环境成本、过多依靠投资、过多依靠外需、过多依靠仿制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型,尽管这种发展方式在特定的国内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国际背景下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GDP的增长。

理顺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界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涉及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外贸体制、土地制度、分配制度、价格机制以及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考虑到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破题:

第一,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议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基本完备,作为衡量省、市、区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尽快取消地方的GDP、投资等规划指标,以保证全国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同时,加快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进程,打破行政性分割,特别是"诸侯经济"分割对要素市场配置的阻碍。

第二,对近年来形成的80多个国家级规划,突出抓好西部大开发,其余跨省的重在指导,省内的由各省自行协调。要警惕过多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形成层次不等、种类繁多、画地为牢的各类财税、土地、外贸等优惠政策,形成地方政府主导的不同层次的区域性GDP竞争,结果反而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