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中,无论在思想和作风上,还是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机制上都还存在着许多与时代要求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和作风不端正。在实际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官气十足,高高在上,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有的作风粗暴,专横跋扈,办事不公,严重的甚至强迫命令,欺压百姓;有的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对工作不负责任,照抄照搬、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效能低下,等等。二是形式主义严重。有的习惯于漂浮在上,方案计划一大堆,实际工作不落实;有的喜欢做表面文章,工作过程很热闹,实际问题没解决;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没有精力抓工作、抓落实;有的贪图名利,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三是享乐主义严重。有的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有的沉湎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致使奢靡之风盛行;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腐化堕落,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四是文牍主义严重。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文山会海,以假话、空话、大话、套话为特点的会风、文风远未绝迹,等等,这也是一种严重的形式主义。出现这些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就客观方面来说,既有“官本位”意识积淀的历史原因,又有联系群众机制不健全的现实原因,就主观方面来说,既有少数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的原因,又有相当数量的人思维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的原因。不管什么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群众工作能力不适应。面对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新形势、新特点,由于我们的观念、方式、能力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导致一些地方的群众工作方法保守、方式呆板,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性。一些同志只会利用组织或行政资源联系群众,离开了这些资源,就不会与群众打交道;一些同志只会机械地通过物质满足的方式联系群众,缺乏对群众真实需求的洞察,缺乏与群众的感情交流;一些同志在“摆平就是水平、稳定就是搞定”的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重堵轻疏,重利轻义,只能用金钱解决问题,没有从源头上化解长期积累的利益矛盾;一些同志不善于利用网络媒体与群众打交道,少数党员干部在网络上要么失语、要么雷语,加上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丧失引导信息传播的主导力;一些同志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民主平等意识增强的新情况,仍然习惯于传统说教和命令,不会用民主协商和对话的方式以消解社会紧张;一些同志深入群众不多,缺乏直接面对群众工作的实际锻炼,对群众没有感情,不懂群众语言,把握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抓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解决矛盾,等等。习近平就曾形象地说:“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做法和本领。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确实比较欠缺,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甚至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10]总之,如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素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迫切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