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大扶贫重点工作
村级道路畅通: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个别地区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解决溜索等特殊问题。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和通班车。
饮水安全:到2015年解决规划内贫困地区剩余的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农村电力保障:因地制宜采取大电网延伸及光伏、风电光电互补、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分散供电模式。到2015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危房改造:制定贫困地区危房改造计划,完善现在危房改造信息系统,有步骤地向社会公开。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到2020年,完成贫困地区存量农村危房的改造任务,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特色产业增收:到2015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养殖、种植、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培育、沙产业、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到2020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防灾避灾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完善流通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乡村旅游扶贫: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教育扶贫:到2015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高。
卫生和计划生育:到2015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基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逐步提高儿童医疗卫生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文化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馆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贫困地区信息化:到2015年,连片特困地区已通电的建制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解决连片特困地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到2020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