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随臣: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刘随臣: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央已经明确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年初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此作了总体部署。

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司长刘随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选好试点,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确保改革规范有序、取得实效。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中,围绕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会议提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几方面,社会关注度都比较高,各界都有不同的观察和解读。刘随臣认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并处理好几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坚守底线的关系。改革必须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陈旧观念、路径依赖的束缚,同时要明确前提和重大原则: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不变,这是维护土地公有制地位,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和产生分配严重不公的制度保障;坚持用途管制和规划管控,这是现代国家通行做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不论如何改革,节约集约的要求不能变、标准不能降”;坚持维护农民权益,无论是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还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都要以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决不允许借改革之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坚持利益平衡原则,要充分估计和妥善处理改革前后因利益调整带来的社会风险,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二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加强相关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可行性研究。在深化研究基础上试点先行,及时总结提升完善制度,全面推进改革。

三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要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依法行政的大前提下,规范有序地推进改革。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规范有序才能保障改革实现预期目标。

四要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单兵突进会由于相关改革滞后或环境条件不支持而受到牵制,但整体推进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选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打开突破口。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首先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夯实扩大权能的基础;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应当以规范征地程序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为切入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一套新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土地、财税、金融制度体系。

刘随臣指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务必要守住姜大明部长讲的“底线”,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在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上,决不能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