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讲“解放”,有经验,也有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我们也讲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结果是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产”这样的反科学的历史唯心主义口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作为一条完整的思想路线提出来,形成的是巨大的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是社会生产力大解放。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在今天,就是要始终坚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首先,是为了在“三个解放”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和部署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引人注目地提出,不仅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而且要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关于“改革开放的规律性”问题,他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他提出要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三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四是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改革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得我们的“三个解放”能够产生正效应、正能量。
同时,是为了清醒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性。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要把握改革的规律性时,是把这种对于改革规律性的认识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统一起来讲的。他说过,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要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前车之鉴,就是苏东剧变。
综上所述,我们强调“三个解放”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