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力实施万企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天津经济升级版(3)

天津:大力实施万企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天津经济升级版(3)

“促惠上”需要政府 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市社科联副主席、南开大学副校长

佟家栋

以“万家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促惠上”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天津下一步发展实际,符合国家给天津发展总体定位的目标,也完全符合中央领导提出的天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争当领军者、排头兵的要求。

首先,国际竞争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增强自身的企业竞争力。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对外升值带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相对下降,现实要求我们进行产业结构的适度调整。

其次,金融危机后,天津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调整,实现了天津支柱产业的部分转型升级。但是,与之相配套的企业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单纯靠企业自身的发展难以实现转型,也难以与大型企业和支柱产业建立起内在的、稳定关系。即使能够建立这样的关系,也存在着不敢转、不会转、不想转的问题。因此,政府能够做的是,通过引导性的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为支柱产业创造配套的技术条件提供支持,也为规范企业行为创造良好的基础。

第三,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来自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企业要有主动参与制度转型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驱使下,企业要认识到,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与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密切结合,搭上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快车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企业要有自身的创新要求,如果企业缺乏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和适应市场需要的迫切要求,政府的政策再好也难以将企业带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因此,两个积极性非常重要。一方面是政府从战略上考虑,引导和带动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从企业发展战略考虑,主动实施转型,提高创新的内在动力,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增强企业自我生存、自主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系统。

然而,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政府推动万家企业的转型也并非包办代替。需要从职能转变的角度,明确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建立企业投资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对企业设立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应该特别强调,这种企业制度的转变是真转,而不是假转。不能将企业“注册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审批制”。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出发点。第二,政府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激励政策措施。政府不是参与企业转型升级,而是鼓励、引导、创造条件实现企业的升级。第三,政府要补贴企业承担转型升级的部分成本。企业的转型升级肯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对此,政府所能够做的是产业升级的直接或间接补贴,而转型升级的收益或利润要全额留给企业。要创造一种企业良性创新驱动的机制和环境。第四,政府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政府为其产品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着眼点,应该是为企业开拓市场和增加效益创造条件,包括在国际合作中推销本地区企业的产品,建立与友好国家的企业合作关系,等等。而且,还要为企业之间,特别是为支柱产业体系建设牵线搭桥,形成稳定的企业配套关系,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第五,政府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引导性的。政府采取激励引导性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主动转型的,带动犹豫不决的,刺激担心成本和风险的,示范还没有想通的。在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真正贯彻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如果天津万家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客观的结果是,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自我生存、自主发展,形成了天津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体系;政府也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在政府更好地行使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位置,实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前提下的政府定位。

总之,我们要为政府推动万家企业转型升级的活动而欢呼,同时企业也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抓住机遇,迎接转型的挑战。因为,今天的转型升级,就是明天天津企业强劲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