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五百年的历史用六个时间段,短短的200页纸的文字来涵盖,我相信这其中一定倾尽了编写人员的心血,在几位编写人员眼中如何看待这本书的特点呢?
[姜辉]:这本书从封面上可以看到是党员干部读本,我们编写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照顾到阅读对象,也照顾到各层级各领域的干部、群众的需要,所以这本书就像一些读者评价的那样思想性、针对性、可读性的统一,这也是对我们这本书的高度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本书编写出来不同于专家学者们写的大部头的理论著作,也不同于专门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不同于一般教材的写法,所以它的特点是这三性,力图做到思想性、针对性、可读性的结合,思想性就是做到历史和思想理论的有机结合,将历史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本书是写史,写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但是它的目的是通过写史把道理说明白,这种道理就是各种运动、事件、人物、场景发生的原因,以及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把历史讲明白,还要把道理说明白,这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做到的思想性。
[姜辉]:第二个是针对性,这本书是写史,但是它的指向是现实,有一种问题的意识和现实的关怀,写这本书使广大读者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都能够在这本500年的历史册子中得到解疑释惑,比如苏联解体,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我们就说通过对苏联解体这部分的阐述,它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它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失败,还比如有人说对于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方的一些媒体、西方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威权主义或者是权贵资本主义,造成很多思想混乱,我们通过写这本书就是让大家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总书记讲的那样,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就是在中国生根开花,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还可以说通过这本书,通过写史让大家明白,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走苏联那种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以第二个特点就是把历史和当下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写书时努力的一点。
[姜辉]:第三点,是可读性。这本书是五百年的历史,五百年的历史用15万字的篇幅写出来,我们写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刚才顾部长讲这个内容非常丰富。
[主持人]:不但要把内容写明白,还要把内容涵盖的道理讲明白。
[姜辉]:对,真是不容易的事情,五百年的历史用15万字概括,我们要有删有减,有取有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各个场景、各个事件、重大的事件,同时把主线还要说清楚,我们觉得既要讲清是什么,凝聚在这本小册子里,考虑党员干部不同层级的需要,文风上必须通俗,还有插图,有新颖的史料,这个插图我们都是精心挑选的,它再现一个当时的历史场景,也是一个历史的定格,读者读的时候通过这些图片展示的场景定格,能够对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图文并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