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奋力突围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奋力突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始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已从“破冰期”挺进“深水区”,文化作为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领域,应带头走在改革前列,以无畏的担当精神、顽强的毅力和斗志,抓住重点,破解难题,在改革的深水区奋力突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体制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尽可能减少文化体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摩擦系数。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量。

破除体制障碍,增强管理活力。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的,政府大包大揽、统管统办,干预作用明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不够,对经济的振兴提供思想支持不够。当前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正确处理统与分、收与放、主与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使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在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模式下运行。

释放制度能量,增强市场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重点和核心问题。文化市场体系关键是要释放制度能量,首先要优化文化生产资料的配置,创新文化生产的投入机制,壮大文化企业产能,突出文化产品特色优势,增加文化品牌的附加值,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营销活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消费,构建文化生产和服务链条,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次要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允许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微小企业进入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文化产品活跃城乡文化市场,创造和培养文化消费。最大限度地释放制度创新活力、科学管理活力、市场运行活力。

集合各方力量,增强建设合力。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协调并进,让积极健康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领域开展自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行业精神、企业精神、城市精神在凝聚民心、调动民力中发挥独特作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丰富现代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行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文化改革发展创造新活力、积累新经验。

营造自由空间,增强创造活力。全面深化改革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勾画了新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航程。这次全面深化改革是在35年改革基础上的又一次攻坚战、大决战,要切实解决文化体制长期积淀下来的制度性痼疾和发展性障碍,就必须打破壁垒和藩篱,正确处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的关系、敢想敢干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集体创造和个人创造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解放和增强文化改革发展活力,使一切文化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文化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均等地惠及全体人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