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经济治理现代化之二——用改革红利抚平转型阵痛

两会特稿:经济治理现代化之二——用改革红利抚平转型阵痛

摘要:回顾中国的经济改革历程,以开放促改革是一脉相承的政策取向,开放政策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陆瑞安预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是中国201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金旼旼)中国经济未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红利能否及时抵消转型阵痛。因此,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时不我待。自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60项改革重点以来,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观察人士注意到,60项改革重点中已有约一半启动运行,而将这些林林总总经济改革措施串联起来的,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从经济改革视角来看,总体思路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折射出的是政府理念和定位的转变:从单一的政府管理走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交互共治。因此,经济治理现代化首先意味着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等其他治理主体的边界。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到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推动国企改革,再到加快完善资源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一系列已经启动的改革措施均旨在准确划分这一边界。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分野,李克强总理日前有形象概括: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限制政府权力并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英国《金融时报》社论认为,这样的治理思路让“市场力量在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释放”,对利率和汇率改革、资源价格改革,甚至国有企业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经济治理现代化还意味着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政府,这涉及政府机构、人员、行为、观念、组织、制度以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近三个多月来,围绕这一主题,已经启动的相关改革措施包括: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包括加快营改增在内的税收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改革等。

而在这之中,最引发海外观察人士关注的则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取消地方干部考核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在全国两会前召开的省级两会上,全国31个省市区里有22个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不以GDP论英雄已经成为共识。

弱化GDP指标实际上拓展了改革空间,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国际金融部副主任贡纳尔·朗告诉记者,中国政府弱化GDP考核后,市场将更加自由,资源配置将更加高效,既能释放民资和外资的活力,也有助于抑制泡沫和产能过剩。

再次,经济治理现代化还意味着开放和国际化的宏观视野和政策安排。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要怎么使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在开放战略方面,近三个多月来也是利好政策频传:在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上海自贸区,关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商务部也正着手推进放宽对外投资准入;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则将开启中国开放战略的新纪元。

回顾中国的经济改革历程,以开放促改革是一脉相承的政策取向,开放政策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陆瑞安预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是中国201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改革的机遇窗口宝贵而短暂。中国治理现代化红利能否抵消改革阵痛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感到乐观。这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事务主管说:“如能合理实施改革,(中国)经济增长可保持在6%至7%水平。”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