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新路标”(2)

摘要:1978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驶上“快车道”——1988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100多年来首次坐上世界货物贸易“头把交椅”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动力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最初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到目前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不断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延伸,从东向西逐步走向深入,外向型产业也相应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和转移,促进了我国各区域外贸协同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先后提出了“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大经贸”、“走出去”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为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贸易额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002年开始,保持了十年间平均两位数的增幅。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3年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2010年1月1日,我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6个,涉及22个国家。

2

(图片:繁忙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一角。)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面临挑战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成为我国可能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连续8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2013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92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17.9%。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