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须“从自身做起”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须“从自身做起”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回顾2013年工作,俞正声表示,政协常委会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们提出切实加强以雾霾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3月3日,中国新闻网)

国外有研究显示,空气污染提高一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3%。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也是对“雾霾有毒”给予了证实。作为环境恶化的“风向标”,“治霾”已经成为各地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一场净化空气的战役也就此打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在顶层设计和目标倒逼之下,治理行动已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比之下,各地的反应却相差悬殊。一方面相关地方对此还缺乏重视,仅有预警而无相关预案,使得应对上既没有相关行动依据,也无法有效缓解问题。假若有了应急预案,可以根据污染等级及时给予应对,比如机动车限行、工厂停工、工地停建、学校放假等等,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推进。反之,则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虽然一些地方的应急机制还较为健全,反应也较为灵敏,大多都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空气污染预警,实施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北京为例,在其应急机制中,就包括加大对燃煤锅炉、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土石方施工工地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增加日常道路清扫频次;重点排污单位降低生产负荷及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以减少污染排放15%等多项强制措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驱散雾霾不能只靠“应急”, 一般来说,改善环境主要依靠收入水平提高、经济结构调整、资源效率提高、技术不断进步等等综合性手段,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解决,其治理之难,也超乎想像。应急预案作为一种兜底制度和基础构建,尚只具有应急的作用,关键还得“功夫在平常”。在治标的同时,更应在治本上有所建树和作为,否则再有效的应急,也挡不住一波又一波雾霾的袭击。

大气污染防治有着固有的特殊性,既需要个体的治理,更需要整体的联动,但前提还得“从自身做起”,做好本地的治理工作,落实相应的治理措施。另外,“各扫门前雪”,缺乏大局思维和全局考量,各自为战和等靠要的惰性,恐怕才是当前治霾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一是要在思想重视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规划中长期治理路线,并落实常规的整治机制。二是要争取实现区域联动,应当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整体框架下,积极构建区域合作和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合力,避免“公地悲剧”效应产生的“鱼池之殃”。

更重要的是,大气治理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个人来说,树立环境成本思维,认识到治理雾霾重要性和艰巨性,反思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支持和参与低碳环保活动,以主人公的精神投入到大气治理之中,既要当好遵守者,也要做好监督者。总之,只有实行全国一盘棋,全员参与,将大气治理打成一场“全民战争”,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才能还自己清洁的空气和晴朗的天空。(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