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梦安天下:向 @陈淮 提问:工资是用来生活的,不是用来购房的,工资结构中就没有购房这一块。
答:您这个问题非常好,说到关键处。买得起房的前提是,正常生活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的1/3。这个比重叫支出收入比。达到这个比重的叫中产阶层。中国的现实是,财富在人群中的分布结构是三角形,财富占有程度每低一个层级,人群比重反而大一块。
6、时尚水晶宝石女王:向 @陈淮 提问:工资涨幅赶不上房价飙升,年轻人不仅买房成问题,租房时面对房租也不免压力山大,这样如何才能实现住有所居?
答:大多数人买得起房的话,一方面在过去20年中国城镇买了自有住房的家庭所占比重是越来越高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买得起房是和中产阶层发育密切关联的过程,大多数人具备资产累积能力时才是大多数人买得起房的时候。请阅三中全会“橄榄型”结构的提法。
7、一生所爱:向 @陈淮 提问:安居才能乐业,自由才能飞翔。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为什么不能抓紧推行房产税?
答:房地产税不是房价调节税,而是资产税、财产税。房地产税一定要出,这没什么疑义。但从根本上说,房地产税和房价无关。但提出短期,会有一部分闲置存量释放,会抑制一些过度需求。这是一个短期均衡问题。什么时候出,没人知道。因为三中全会说的是做好立法。
8、火箭斯科拉:向 @陈淮 提问: 政府会在未来会不会继续加大提供保障房、公租房建设呢
答:住房保障体系并非就是保障房。保障房只是最低层级。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1是救助,如实物型保障房;2是援助,如小户型、贴息、贴租、住房补贴;3是互助,如公积金;4是自助,如住宅储蓄银行。保障房管少数人,保障体系管多数人。
9、Sing26:向 @陈淮 提问:到底房价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答:解决住有所居,让大多数人买得起房,并非就是房价一方面。1是更多更快地盖房子,2是形成人口在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分布结构,3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4是加快提高具有资产累积能力的转产阶层。
10、机械装订手:向 @陈淮 提问:高房价的根源是什么? 如何解决?
答:解决房价和收入差距问题需有四个调整:1是城市结构,13亿人都住北上广肯定住不下;2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税赋关系;3是调整土地制度;4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