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乍暖还寒,我国北方各大城市悬挂在屋檐、高架桥的冰锥却已纷纷“露头”,威胁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如今,在城市愈长愈高之际,高空坠冰却迟迟难解,人们不禁发出疑问:面对“另类”城市病,究竟谁来解痛?
“小心坠冰”揭开城市之痛
如今,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边城乌鲁木齐,每到冬末春初冰雪融化时节,特别是正午时分太阳高照,市民出行总需小心翼翼。由于气温回升,积雪开始陆续融化,一些老式居民楼由于是外排水系统,在屋檐下形成了很多冰锥和冰柱。
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建设路一侧看到,楼顶和一楼房檐上都挂着冰锥,融水顺着冰锥不停地往下滴。为避免坠冰砸伤过往行人,人行道被楼下商户用几条绳子拦起,绳子上悬挂的纸张上赫然写着“小心高空坠冰,请绕行”几个大字。尽管如此,但是很多路人还是若无其事的从被拦人行道“闯过”。
“我原本准备在这儿停车,又担心冰溜子会砸下来。”在附近上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从前并未注意过楼上的冰锥,直到看到高空冰锥砸上一辆车后才警惕起来。“每次碰到过往的学生,我都会主动上前提醒”。
记者走访发现,每当天气乍暖还寒之际,边城乌鲁木齐市区里不少街道的楼顶房檐上都悬挂着冰锥,大多集中在老楼以及楼体的阴面。在北门群艺馆附近临街住宅楼上,最长的冰锥约三米。“看到房檐上的冰溜子,都不敢从门口过,那些冰溜子尖得就像一个个锥子,真担心它忽然砸下来。”路过此地的市民纷纷抱怨。
去年1月下旬,乌鲁木齐宏源大厦落下的一截长30厘米的坠冰将路过的两名学生砸伤,其中一人脊柱受伤。不少市民表示,城市高楼越来越多,临街又是高层,楼顶积雪融化后流下的水形成了冰溜子,一旦坠落很是危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