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改革的全面深化而言,一定要认识到,尽管当前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与严峻挑战,但我们现在尚处于一个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战略机遇期内,应积极制定更为明确、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强力有效落实。抓住改革的有利时机、用好改革的有利条件对于深化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之所以说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尚处于有利的战略机遇期,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改革共识重新凝聚,改革动力重新汇集。改革需要共识与动力,如果缺乏改革必要性、改革现状与改革思路的共识,缺乏内生的改革动力,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使社会普遍受益,那时的改革既具有高度共识,也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支持。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群体为改革付出代价的现象开始出现,改革中的深层次、结构性、复杂性矛盾逐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共识形成的难度加大,改革动力逐渐弱化。由于党和政府是改革的主导者,所以改革中的种种问题最后集中到党与政府这里。面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要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就必须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勇敢地面对发展中的矛盾,提出一种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理念,来实现改革成果的公平共享。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改革攻坚形势,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振奋党心民心的改革新举措、新办法、新措施。特别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表明了中央坚决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说,现在改革共识已然重新凝聚,改革动力已然重新汇集。正如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的:“当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这种情势对于改革的全面深化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发展方式转变艰难,但公众预期相对乐观。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依然面临着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权力渗透市场,生产与消费失衡、外需与内需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粗放发展方式尚未从根本上实现有效转变。中国确实处在了一个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瓶颈时期与关键节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思路明确,采取了诸多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整体经济走势渐显稳中向好。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向好发展,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能够保持一种相对乐观的预期,而这种发展与预期为我们解决棘手的改革难题提供了较大余地与空间。因此,当前深化各方面改革,加大攻坚力度无疑具有更为有利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