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权力÷监督

腐败=权力÷监督

摘要:岳父举报女婿受贿,堪称反腐奇闻——乔某在2011年硕士毕业后入职中石化某下属公司采购部工作。腐败治理,一方面要规范权力,降低公权力“含金量”,最大程度消除其寻租空间;约束权力,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让它随便撒野。

“腐败与权力呈正相关,权力越大,腐败的风险越大。”

岳父举报女婿受贿,堪称反腐奇闻——乔某在2011年硕士毕业后入职中石化某下属公司采购部工作。工作不到一年,受贿6万元。他把这6万元分成两份汇给了妻子和女友。被妻子发现在外养女友后,乔某被岳父举报(3月11日《新京报》)。“麻雀”虽小,却有解剖学价值。硕士毕业、年纪轻轻、入职一年,就沦为贪污分子,说明啥?腐败与学历、年龄关系都不大。

反腐实践也证明这一点。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就透露,广东省去年查办了32名厅级干部,呈现几个特点:全部都担任过单位负责人、学历全为大学本科以上、犯罪领域越来越宽、年纪越来越年轻(3月11日《南方日报》)。有许多人热衷于“腐败统计学”,归纳出什么“59岁现象”、“司局级现象”等等,其实都没有多少普适性。

腐败与什么有关?一条通用公式是:腐败=权力÷监督。也就是说,腐败与权力呈正相关,权力越大,腐败的风险越大。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亿元村官”——周伟思在旧城改造项目中曾收受一房地产公司逾千万元“好处费”。在法庭上他直言,500万元对他来说只是“一般的数目”,都记不清自己有没有收过了(3月11日新华网)。称其“村官”是抬举他,小小村干部连公务员都不是,可因为手中的权力巨大,一次能收超千万元的“好处费”,再多话都不用说了。

唯权力马首是瞻,有时还出现与职别倒挂现象,所谓“县官不如县管,官大不如管大”是也。全国人大代表中一位来自西部的厅级干部说:“过去,我有时也会为一些项目请这些有行政审批权的处长们吃饭,送点土特产搞好关系,很无奈”。(3月11日《新华网》)厅官请处长吃饭、送礼、求情,简直是现代版“官场现形记”。权力与职位巨大反差,这样的处长稍不留心就会滑下河,湿了身。

腐败与监督呈负相反,意味着监督越强,腐败的可能性越小。有媒体从中纪委公布的数据中发现,2013年被查处的中管干部有31人,相当于过去25年平均数的5.25倍(3月11日人民网)。反腐成绩如何得来?王岐山一番话可作为注脚。他说:过往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巡视组开展两轮巡视,发现一批问题线索,形成了有力震慑(3月10日新华网)。巡视制度其实就是一种体制内的监督制度,由于直插到底,排除地方干预,极大地提高了监督效率。可见,监督是反腐、防腐良方。

腐败治理,一方面要规范权力,降低公权力“含金量”,最大程度消除其寻租空间;约束权力,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让它随便撒野。另一方面,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除了理顺体现,提高体制监督刚性与效率,还要放开公众监督,多路包抄,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