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履新一周年:注册制破题 资本市场秩序重建 (2)

肖钢履新一周年:注册制破题 资本市场秩序重建 (2)

    资本市场秩序重建 改革与市场如何平衡成监管难题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的秩序也在悄然重建。监管层一方面严打违法违规行为,一方面完善监管制度,市场正在严格体系框架下构建新的秩序。但如何平衡好改革的力度与市场的承受度成了摆在监管层面前的现实难题。

IPO开闸以后,市场上关于新股的议论颇多,有人质疑监管层依然没有摆脱行政管制的本质,甚至在离市场化改革轨道越偏越远;有人认为,监管层及时为政策打“补丁”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公平的体现,是事中事后监管应有的措施。新股发行体制究竟如何改,有关市场与政府监管之手权衡的争论正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激烈地进行。

1月17日,证监会对奥赛康等新股暂缓发行、老股转让引发巨额套现、市值配售有失公平等问题进行集中回应。发言人表示,“市场化改革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更不允许哄抬价格,操纵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改革的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证监会对存在的问题正在抓紧研究,不断完善相关规则,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法。

的确,如何平衡好改革的速度对监管层是个难题,改革过快、过慢都给市场造成伤害。两会期间,有记者让肖钢给现阶段市场打分,他给出了低于50分的评价。肖钢坦承,面对当前的市场,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对证监会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资本市场需要“凝聚、共识”,当前我国《证券法》尚未修改,市场化程度还很低,退市制度等还未完善,诚信环境没有完全建立。改革需要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改革的成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内相关各方的市场博弈才能体现。如果此时监管层减弱行政监管过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反而会加剧市场的矛盾,更会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灾难。

市场的秩序不可能一天建成,监管制度的完善也不会一步到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市场程度越高越需要严格的监管,在改革的道路中如何让损失降到最低、代价降到最小是各方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股市场化改革大方向是正确的,但一些制度漏洞的确需要不断完善。市场对新股发行议论之热,恰恰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之难。

本文关键词: 资本市场秩序 注册制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