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履新一周年:注册制破题 资本市场秩序重建

肖钢履新一周年:注册制破题 资本市场秩序重建

去年3月肖钢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至今整整一年。回顾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正悄然经历着重大变革,IPO重启、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顶层设计出炉、国债期货推出、优先股办法制定等。仔细观察,这些看似零散的制度“棋子”正拼织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立体框架——注册制改革。

有人称,2013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年。事实的确如此,肖钢履新的这一年,也是向注册制目标迈进过渡期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期待,有了新的理解。市场监管制度如何完善、改革的“速”“度”如何平衡、各方主体如何归位尽责、诚信环境如何建立等,无疑成了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从“看门人”转向“监管者” 中国式注册制破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将股票发行注册制写入文件。从此,注册制开始破题,从梦想走到了现实,中国资本市场也因此掀开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停摆一年多的IPO再次开闸,今年1月17日,纽威股份登录上交所。2013年12月13日,证监会就优先股试点制度公开征求意见,优先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体现,将在分红、融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多了一个层级工具。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国九条”,投资者保护有了顶层设计,可以想象到的是,此后有关以股代息、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机制等具体规则将不断完善。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争取年内出台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推出将使资本市场变成活水,上市企业有进有出,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严格。

有人说,注册制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牛鼻子”,围绕着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炒小、炒新、炒差等顽疾也就有了新的解决思路。放权于市场,从发行到退市、从稽查执法到投资者保护,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层从“看门人”转向“监管者”。

2014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肖钢对注册制首次做了阐述,“尽管大家对注册制的内涵看法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也不一致,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股票发行审核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监管部门不对发行人进行价值判断,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发行时机、价格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据市场情况决定。”

资本市场向注册制大步挺进,深层次改革一步步推进。“既然股票发行注册制没有模板可学,那么中国只能根据国情搞中国式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肖钢说。

注册制怎么注、注册什么、去哪儿注,一份具体的注册制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内出台。 

本文关键词: 资本市场秩序 注册制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