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中国讲城镇化面对很多难题,从全国来看我归纳为四个方面。时间有限就不一一举例子了,同志们一看就知道有些压力就是同志们直接面对的。
从全国来看,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叫做“四个不可持续”。前三个不多说了,都说了很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第四个,我们今天的城镇化是以低成本公共服务实现的。在北京也有这种情况,我们习惯于甭管大中小,先把一个城市的骨架拉开,架子搭起来,让大家都住进来,但是我提供给的公共服务是打折扣的,这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习惯路径。这个当然符合我们的国情,不可能一夜之间都很理想化的发展。本届政府特别强调新型城镇化,这个“新”字新在哪?不止是新在我们北京大城市不要再过度发展,还新在我们希望更多的城市把发展资源投向提高本地公共服务的水平上,把低成本的公共服务这块短版尽快的弥补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在城镇化阶段里面,在座的同志们所承担的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今天城镇化当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扩张这个城市。
今天我们讲要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我把它归纳了几个方面,我重点说第二个。过去我们觉得城镇化叫做锦上添花,今天我们觉得城镇化的发展叫做雪中送炭,重心是在雪中送炭上。什么是锦上添花?过去这种锦上添花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努力把财力、资源、土地用在把城市搞的越大越好,这是一种锦上添花。还有一种锦上添花是什么呢?如果说我有些资源投向这个城市的人,我重点提高我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忽略了或者说过度的区分有没有户籍这个理念,给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锦上添花。今天我们讲城镇化的发展要转变质量,体现在雪中送炭上。给谁送炭?给我们这个城市之前的短板送炭,基本的公共服务有短板尽快补上。北京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有八百万,这八百万尤其需要我们雪中送炭,这个转变在很多城市里边不容易做到,大家道理上都觉得是,但是真正把这个地方的精力和财力转向这个地方的非户籍人口,大家从意识上和财力分配的机制上都还不能完全保障,这是未来几年改革真正的难点所在。
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归纳起来看有几个关键的转变,从过去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从过去重点发展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均衡发展,从过去孤军突进的城镇化到今天我们强调的城镇化一定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这是从全国来看我们面对的三个转变。而在这个进程当中我们北京的城镇化的核心难题是什么呢?核心难题就是怎么让我们的城镇化按照中央的考虑实现这么几个变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