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杨禹: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5)

——“新型城镇化”中的城市治理与群众关系

我们要开始改变改善民生的方式和着力点,不是说我们不重视改善民生,说北京现在人多了,让这儿民生恶劣,然后把大家都给轰出去了,不是这样,是我们改善民生的方式和侧重点要变化。过去我们大量改善民生的方式是用财政暗补,把公共品价格压低,让老百姓觉得便宜,这是改善公共民生的重要信号,越来越便宜,现在看来不行了,因为越来越便宜就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北京。今后要怎么做?我们仍然有这么多财力投进改善民生,但是方式必须改变。比如这一年仍然拿出100多亿投给公共交通。要做什么呢?把100多亿的票价补贴抽投在公共交通上,加快建设更多新的公交线路,改善司售人员的待遇,改善路面跟公共交通相关的信号条件和管理能力,提高车辆的条件。这些钱花下去以后,让这个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继续提高,但同时因为票价补贴拿出来了,你要让这个城市生活的市民为享受越来越高水平的服务掏更多的钱,这是我们今后十几年应该努力的方向。

从我这个角度看,大家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大家的工作不是让这个城市公共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而是要让这个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越来越高。不光北京市走进了这个误区,很多城市都是这样,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觉得便宜,然后夸咱们改善民生有好处,从全国来看都面临着这种改善民生基本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应该让我们相关的部门去告诉公众改变对政府的预期。今天中国很多城市的市民形成了一种预期,什么预期呢?政府给我改善民生,我住在一个城市里,市长是不是合格的市长,就看你能不能给我提供越来越好的服务和让我花的钱越来越少,这种预期是不对的。这种预期必须改掉,他要多花钱,我们给他的服务才更好,未来十几年我觉得就是调教这个预期的过程,这个涉及到怎么跟公众打交道。

二、如何面对面的和群众打交道

我分析完咱们共同面对的难题,接下来是怎么说服公众,这是我想说的群众关系。我这儿列了几条,也是大家在一线工作当中遇到的难题,怎么面对面的跟群众打交道,怎么在舆论场上让我们市政市容委各方面的工作更能被市民所理解,避免一些舆论冲突。

我们在舆论场上不仅要把事做好,也要释放一些理性的声音,避免被舆论场上某些人围攻。我们面对市民,就是我们说的公众,你要分析公众头脑当中他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公众的第一逻辑是我得到什么,咱们自己也是群众的一员,我们也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去年十一我们央视的记者满大街追着大家问,说到爱国你想起什么。这个问有两层含义:第一,国家的发展能给你带来什么,因为今天我们公众的第一逻辑是我们得到什么。第二,我能做些什么。我们跟市民讲,我们通过努力让你得到什么,这个首先要讲,因为这是公众的第一关切,但是我觉得也不能只讲这些,还得恰到好处的讲咱们一起能做点什么,市民在我们城市的治理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