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苍蝇”在哪儿?(2)

“老虎”“苍蝇”在哪儿?(2)

  “50后、60后”为腐败高发人群

通过通报信息和相关公开资料,本阶段通报的285名领导干部中有99人没有公开的年龄信息。对有公开年龄信息的被通报人员进行年龄区分,可以明显看到“50后”为腐败高发人群,约占52.7%;其次是“60后”,约占44.1%。这与当前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所处的年龄段基本相符。

一个细节是:最年长的被通报人员是65岁的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而最年轻的被通报人员是40岁的董乃军,时任重庆永州区委原常委(厅局级)。

另一个细节是:所有被通报人员中有7名女性,均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她们中3人为“50后”、3人为“60后”、1人为“70后”。

 “厅局级贪腐”集中高发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相关公开信息,此阶段通报的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有超过20人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而人数最多的为厅局级领导干部,近200人,约占三分之二。而科级及以下干部人数为个位数。有少数被通报人员行政级别不清晰。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贪腐高发,高校腐败值得警惕

根据公开资料,所有被通报人员有184人属于党委政府部门,约占三分之二,属于绝对大多数。其次则是国营企业单位,有29人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被查人员有27人,其中属于高校的有18人,多为职业技术类高校。高校腐败现象值得警惕。

  “受贿”成第一贪腐形式

被通报查处的领导干部中,220人未对被查原因作出说明,多数尚处于“正在接受组织调查”阶段。

对已公布查处原因的65起案例中,不少案例同时被通报存在多种违法违纪行为。其中,“受贿”有超过七成案例提及,被提及次数最多,成为第一贪腐形式。

因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也非常多,超过一半案例提及。

此外,有7起案例中被查处人员存在道德败坏和生活腐化原因。在网络反腐和民众监督越来越多的趋势下,领导干部因为个人作风问题被查处的情形或许会出现上升趋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