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省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这对我们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我们将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激励党员干部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团结带领群众奋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焦裕禄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这使我们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焦裕禄精神最本质的体现是亲民爱民,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高度一致。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科学回答了“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为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焦裕禄同志是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1962年冬,组织上派他到内涝、风沙、盐碱肆虐的兰考任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贫困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谱写了一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病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想的仍然是群众的幸福安康。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铸就了伟大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彰显着“一切为了群众”的本质。为了让“最苦、最穷、最难”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宁愿拼上一条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为人民。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为群众送去温暖。风雪交加中,他推开一扇柴门坐在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床头问寒问饥,一声“我是您的儿子”,饱含着多少亲民爱民深情!焦裕禄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在于他始终和群众心相连、情相依,有着“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精神蕴含着“一切依靠群众”的本源。焦裕禄总结的十条工作经验,第一条就是依靠群众。他常说:“在困难当中成就一番革命事业,必须首先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为了找到治理“三害”的有效办法,他迈开双脚“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一起住草庵子、蹲牛棚子,一起吃饭和劳动,虚心向群众请教,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汲取群众智慧,找到了治理“三害”的金钥匙。焦裕禄深有体会地说:“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焦裕禄精神贯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髓。在改变兰考贫穷落后面貌的斗争实践中,焦裕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中获得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然后,再把这种真理性认识和科学决策运用来指导实践。焦裕禄提出的挖河渠治水涝、种泡桐封沙固土、翻淤压碱、翻淤压沙等治理方案,就是在总结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等村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他说:“我们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号召全县社队向他们学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