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的真谛

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的真谛

摘要:诚然,古话中所说的爱民观,与焦裕禄当年之秉承不可同日而语,但研读其基本内涵和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共产党人的爱民乐民观,却不失启迪和借鉴意义。

正是泡桐树枝叶繁茂的时节,我第三次来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县委办公室赠送《焦裕禄读本》一册,内有习近平同志2009年4月视察兰考时讲话一文,其中引用了一句古话:“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因触景生情,感触颇多。诚然,古话中所说的爱民观,与焦裕禄当年之秉承不可同日而语,但研读其基本内涵和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共产党人的爱民乐民观,却不失启迪和借鉴意义。

timg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语出《晏子春秋问下》。意思是,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做法。应当说,一个古代官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这样的思想,并以此为操守而自誉自赏自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晏婴成为春秋战国一代杰出政治家的一个重要原因。眼下的问题是,诚然今天我们许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学习这种理念,却不能以此为标准而满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因为把“爱民”“乐民”,视为“意高”“行厚”,很容易滋长一种居高临下的“推恩意识”,进而以“惠泽被于下民”而自居,把为百姓做事视为一种功劳,当成一种个人觉悟和为官政绩,而不是作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应尽的义务和本分。其最终结果,必然会滋生出一种为民做主、恩泽子民的“主人”意识,以至于“公仆”立场失守。

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来自哪里?人民。人民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权力之源,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站在人民的角度,对人民负责,而不能站错立场;必须以适应人民的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能偏离方向;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标准,而不能失职失责。这种爱民乐民观,并不是仅仅崇尚个人的名声、形象和节操,也不只是一个高明的想法,更不是基于“水亦可覆舟”式的惧怕,而是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由于“道理看得明白”,并升华为一种坚定的信仰,因而这种爱民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一点没有做作之态和勉强之意,乃至进入“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陈毅诗)的应然境界。其实,这也是共产党人爱民乐民观的基本点。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要真正做一个造福于民的好官,贪图享乐是不行的。某种意义上说,做官就是要尝苦味、出苦力。郑板桥有首《青玉案》,把当官的苦处描得淋漓尽致:“十年盖破黄绸被,尽历遍,官滋味。雨过槐厅天似水,正宜泼茗,正当开酿,正是文书累。……”从现有史料看,郑板桥为官的确很苦:不仅收入少,而且因上书请求赈灾,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免职,后来在扬州过着“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的苦日子,直至离世而去。这种做官苦,原因很清楚:一则廉洁自律,不贪钱财,经济上苦;二则勤政为民,排忧解难,工作上苦。“墨海沉浮”的封建时代,这般“独步清流”的好官固然有,但毕竟极少。在我们共产党人中,这种好官可谓不胜枚举,焦裕禄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他虽然没有像郑燮那般感叹为官之苦,却通过“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出来,展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为官风范。古今事实表明,做官的苦,方能换来民众乐、社稷安。相反,若做官乐、做官甜,则只能带来民众苦、民众怨、社会乱。因为做官的贪图享乐,就不会去想为人民做事;做官的追求享乐,挥霍得只能是民众的血汗,最终导致权力异化,走向腐败,为人民所唾弃。

走笔至此,自然联想起了习近平同志评价焦裕禄的一段话:“他的崇高精神越超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何以“历久弥新”?说一千道一万,其真谛或曰基本点,就在于他把自己当作了“人民的儿子”。这便从根本上对“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这句古话,实现了共产党人解读在质上的越超和升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今天喜迎党的十九大,塑造共产党人爱民观、亲民观和乐民观,焦裕禄精神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焦裕禄形象堪称最鲜亮的示范标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