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与中国政治改革的思想建构

治理理论与中国政治改革的思想建构

一、导论

在过去二十年中,治理理论已经成为解读转型中国政治进程的重要思想。对研究行政体制和公共政策的学者而言,中国的政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治理改革。当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西方治理理论第一次被中国学者介绍到国内时,政府正在经历一场经济与社会政策领域内的深刻变革。随着治理理论讨论的深入,其得以成为一个表述正在进行中的国家转型的有效工具。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治理理论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界中出现与变迁的历史解读,阐明该理论在政治学研究中传播的原因、过程与影响。这项工作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在学理层面,梳理治理理论在本土化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脉络,尝试厘清这一理论被整合进入国内政治学科话语体系中的具体方式;在内容层面,结合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政治改革的理论争论背景,以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学者为主,深入探讨他们的研究议题及其影响。这项研究将为我们展示治理理论逐渐融入本土政治学者思考的处境化过程与主要特征,及其对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改革思想模式的深远意义。

为了进行这项针对学科话语的谱系学研究,有必要先介绍本文采用的几项描述性要素: 概念集合( conceptual arrangement) 、预设( assumption) 与学科导向( disciplinary orientation) 。首先,“治理”概念经常与诸如国家、政府或公民社会等其他重要的政治概念一并出现,理解“治理”这一术语的恰当含义,需要借助由其他概念及其所指涉的事物搭建而成的各种模型或理论框架。因此,治理及其他被用来为政治世界提供观念性秩序的一套概念体系就成为一项基本的分析要素。其次,政治理论或模型经常会包括一些预设,用来提供对两个或多个核心概念之间关系的因果或价值性判断。在这些预设中,其中一些通常被清晰地陈述,作为显白的命题,而另一些则是隐晦不见的。后者常常会嵌入在理论的表达中,并且像黏合剂一样连接着其他显白的预设。事实上,这些更加隐晦的预设内化在了被专业学者用于理论或实证性研究的认知工具中。因此,本文的第二组描述性元素将关注学者们所使用的治理概念背后的上述两类预设。最后,在学科研究的发展中,一些清晰表达的概念结构及实证性资料对随后的研究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所以,除了对这些核心文献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之外,探讨它们对学科研究导向的影响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纵观治理理论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的西学东渐的历程,可以发现西方治理思想的本土化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本文首先回顾20 世纪80—90 年代政治学研究的语境,尤其是围绕中国公民社会及其对政治体制改革前景影响的讨论,以此见出学者们在初次接触治理思想时关注的主要问题。随后考察阐释治理思想的代表性研究,其主要目标不仅是将治理思想处境化,以便为当时政府改革所遇到的阻碍找寻解决的方案,而且要根据新公共管理的议题来重新定位政治学科的研究方向。但是受制于学科导向的偏好,早期的努力尽管为处境化的治理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概念要素,但在向学术界传播新的思想方面却收效甚微。直到20 世纪末,当治理理论逐渐融入国内学术话语体系中时,它才对政治学者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在规范原则和政策设计上开启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朝向公共管理策略性转变的进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