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治危机背后的经济因素解析

乌克兰政治危机背后的经济因素解析

乌克兰反政府骚乱抗议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并造成双方超过82人死亡和1000余人受伤。就在总统亚努科维奇和反对党在2月21号签署解决危机协议之后,形势却急转直下。议会突然罢免了亚努科维奇总统,并释放了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匆忙出逃,亲西方政党完全控制了国家局势。

突如其来的政权更迭是乌克兰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既有国内强烈的民族主义因素,也有一直困扰乌克兰社会的国民身份认同分歧,也有大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在作祟,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经济因素在乌克兰政治危机中的作用。

为什么紧急叫停欧洲一体化?

2013年11月,就在维尔纽斯峰会召开前夕,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和总理阿扎罗夫就曾公开表示,如果欧盟不能够提供经济援助和贷款的话,乌克兰经济就难以承受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成本,国家经济有可能迅速崩溃。

众所周知,自独立以来的乌克兰经济转型较为波折,在经历了20余年之后,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没有恢复到1990年水平。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乌克兰经济更是陷入危机,预算和经常帐户赤字日益扩大,国际收支面临压力巨大。乌克兰在2013年预算赤字已经逼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经常帐户赤字则逼近国内生产总值的8%之际,乌克兰亟需更多实质性的外援。2014年6月到期的美元债券利率近日涨至两成以上,国债违约保险价格大幅上涨。乌克兰主要潜在的外援来源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俄罗斯。

自亚努科维奇总统执政以来,乌克兰政府就持续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谈判,但是由于在乌克兰本币汇率调控和社会公用产品定价上的立场差距较大而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到了2013年四季度,乌克兰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78亿美元。用乌克兰财政部官员的话来说,如果国内形势得不到好转,现有的外汇储备仅够维持2周时间。可见,就在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地位协定之前,乌克兰的财政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没有后续的贷款支持,乌克兰经济将难以为继。

乌克兰曾敦促欧盟,确保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订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迅速提供支持。乌克兰脆弱的财政状况是目前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与2004年“橙色革命”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橙色革命之前乌克兰经济经历了强劲增长。疲弱的财政状况是目前乌克兰政治动荡的核心,而且可能因为政治动荡引发的动乱遭到进一步破坏。

欧盟与俄罗斯都是乌克兰重要经济伙伴

乌克兰位于欧盟与俄罗斯两大经济体之间,与两大经济体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首先,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国。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能源供应国。虽然近年来欧盟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乌克兰经济仍然离不开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的波动也是影响乌克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数。2004年之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就曾多次爆发过天然气之争,危机也波及到欧盟国家,造成乌克兰和东欧国家居民在严冬中挨冻。

因此,此次政权更迭必将导致亚努科维奇总统与俄罗斯的贷款协议和天然气降价协议搁浅。就在乌克兰局势恶化以后,俄罗斯已经停止提供贷款,并且声称要提高天然气价格。根据该协议,俄罗斯每年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优惠达到7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是乌克兰商品出口比较重要的市场之一,在其出口比重达到23%。因此,如何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亲西方的新政权上台的主要外部挑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