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四风”隐身衣拆穿腐败“变形计”(5)

剥开“四风”隐身衣拆穿腐败“变形计”(5)

摘要: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之一。今年“五一”前夕,全国至少有24个省份纪委下发了强化节日期间执纪监督工作的通知,其中不少地方还开通了监督举报快线。而中央纪委早在4月初就对纠“四风”作出部署,不仅在网站开通监督直通车,邀请网友晒一晒身边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同时派出7位中央纪委副书记赴全国7地调研,防止“四风”反弹。

“四风”隐身衣

关键要把权力晒出来

“当前,一些地方官员仍然沿袭着过去的惯性思维,比如官员有特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旧思想。”杜治洲表示,“他们以为中央抓‘四风’可能是一阵风,事实上这不是一阵风。所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地方官员的廉政领导能力,也是清除‘四风’问题隐身衣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对怎样根治腐败,尤其是“节日病”,受访专家认为,治本之策在于对公共权力的有效限制。 

“腐败的本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就要把权力晒出来,接受公众的监督,仅靠查处腐败案件无法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的发生。”李辉说。 

杜治洲认为,反腐败,查办贪官是治标,关键在于通过强化制度机制建设,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同时,必须不断提升反腐败机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目前惩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反腐败的效率也应当得到重视。如何提高反腐败机构的专业化水平、职业化水平很重要。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现在有些地方的办案人员由于缺乏国土、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一些隐形腐败不容易发现,很难快速、高效地查处腐败问题。” 

杜治洲同时指出,与中央大刀阔斧地治理腐败问题相比,地方反腐的创新则稍显逊色。“现在地方就是跟着中央的脚步在走,中央出台什么政策、建立什么机构,地方也相应来做。实际上,地方的创新也是有空间的,有些工作很难在中央形成统一,而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每个地方可以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比如,有些地方廉政风险防控做得比较好,就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努力;有些地方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可以在工作中突出网络信息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一方面进行创新。” 

李辉说,“我国反腐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而且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如何在反‘四风’问题上形成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四风’问题的反弹问题;其次,如何在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防治腐败,比如教育、公共工程、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看病就医等;第三,如何提供更广泛更畅通的渠道提升反腐败的公众参与。反腐败并不仅仅是国家的事,只有当整个社会有抵制腐败的能力和愿望时,腐败才有希望被遏制住。”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