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三严三实”,并语重心长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这表明了中央对狠抓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制度建设的长远打算。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陆续出台,以及群众路线明确提出的反对“四风”,一系列的规定涵盖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再接再厉需要往深处走。
习总书记以20字标准为好干部画像,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三严三实”,使好干部的标准更加具体化,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既强化了领导干部的从政准则,又提升了领导干部的作风标准。
严是约束,实是标准。他律是底线,从行为到习惯是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只有把外在约束内化为心中守则,才能完成自我修养的提升。而党员干部有没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的自觉,就要用实干、实效和实事的标准来评判,即有没有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有没有真刀真枪迎难而上,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标准。
严是追求,实是实践。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下一些领导干部思想麻痹,不拘“小节”,宽以待己、松以律下,“四风”远未绝迹。如果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没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又如何能做到慎独慎微,远离低级趣味和歪风邪气的腐蚀呢?只有在实践中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地与干部群众打交道,勇于接受公众监督,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拒绝浮夸、守住底线。
严是出发点,实是落脚点。党员干部中“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得过且过;有的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有的目无群众、摆谱作秀;有的推诿扯皮、好大喜功。这些现象都是要求不严、作风不实所致,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的事业发展。严是根本、是出发点,要守住严、防止松;实是目标、是落脚点,要突出实、防止虚。我们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作于细而成于实,作风改进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实际成果,体现在为民谋福利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考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