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热带雨林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幅员250万公顷,是万种植物、超过200种哺乳类动物及580种雀鸟的栖息之所,雨林保存著苏门答腊岛独特及多元的生态面貌,其生物地理印记亦见证着该岛的演化过程。2004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苏门答腊25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由三个国家公园组成:古农列尤择(Gunung Leuser)、布吉克尼西士巴拉(Kerinci Seblat) 以及巴瑞杉西拉坦(Bukit Barisan Selatan)国家公园。这里拥有长期保护苏门答腊种类各异且多样化的生物群和濒危物种的巨大潜力。保护区中约有1万种植物种类,包括17个本地种类;超过200种的哺乳动物;580种鸟类,其中465种是不迁徙的,21种是当地特有的。在哺乳动物中,22种是亚洲特有的,15种仅限于印尼地区,其中包括苏门答腊猩猩。该保护区也提供了这个岛进化的生物地理学证据。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
“天然的生物宝库”
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是仅次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屿,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南北长1790千米,东西最宽处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苏门答腊岛的古名为“金洲”,显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16世纪时“金洲”之名名声,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苏门答腊寻金。苏门答腊岛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经常受到“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由于“印度洋拍岸浪”现象的存在,致使苏门答腊、爪哇两个主岛,几乎无天然良港。
苏门答腊岛有赤道穿过,大部分地区被热带森林覆盖,属热带雨林带。除高地外,苏门答腊气候炎热且极为潮湿,植被有苏门答腊松、南洋松、大王花、香桃木、竹、杜鹃花、兰花、棕榈树、栎树、栗树、乌木、铁木、樟树、檀香木及多种可用来制作橡胶的树种,被称为是天然的生物宝库。这些森林曾经是宝贵动植物(红毛猩猩、老虎、貘)的栖息地。各类热带植物覆盖全境,到处生机盎然。交叠错落的山脉被原始森林淹没,波平如明镜的河流被高大挺拔的椰树簇拥,无论是城市、乡村、田野、道路都浸润在绿色的海洋中,绿色的海洋和蔚蓝的天空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情画卷,成为苏门答腊亘古不变的亮丽景观,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苏门答腊岛有赤道穿过,大部分地区被热带森林覆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