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关系中影响力基于什么原则

北京:国际关系中影响力基于什么原则

当今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因冷战而来的二元对峙瓦解,建立于制度对抗基础上的理论和原则已经不能有效解释世界,需要新理论和新原则来应对。那么,这个新理论与新原则该奠基于哪里?有以下若干方面需要首先加以明确。

第一,中国追求以政治制度选择朋友,还是以利益关系选择朋友,或是以核心价值观选择朋友,这是前提且带有根本性。由于国际共运处于低潮,以政治制度选择朋友缺少空间,以利益选择朋友影响大国形象,以核心价值观选择朋友发挥空间不大。目前西方多以混合方式进行结盟,我们需要奠基于利益,张扬道义,适度着眼政治制度。

第二,世界国家博弈是力量的体现,不管国家还是国家集团,有力量就参与布局世界,没有力量就跟着走。目前国家影响力主要有三种形式:大国自身影响能力;国家集团影响能力,也就是抱团式影响力;不按常理出牌影响世界。其背后又内含着三种力量:硬力量、道义而来的软力量、混合力量。中国需要混合力量,同时在发挥自身具有影响力的同时,寻找盟友加强影响力。

第三,中国追求什么样的国家定位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和国家定位决定着新的对外交往理念。目标决定着中国参与大国博弈的形式和内容。所有国家都不能脱离自己利益,但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参与形式、程度决定着侧重点。处在前几位的大国需要承担一定的道义责任,否则世界就没有秩序。比如,第一大国必须有献身精神,否则无法当领袖;第二大国有晋升第一大国的愿望,也必须努力提升道德形象,同样需要担当和牺牲奉献;第三大国要保住自己的荣誉和话语权,要有一定的奉献,等等。中国的综合实力要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前三位有难度,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吊起了国民胃口。如此错位甚至陷政府于两难,因而有一个遵照前者,还是满足后者的问题存在。不管侧重哪一个,我们的对外交往已经到了需要适度超越利益,突出道义的时候。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国需要依据发展的世界形势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下力气搞好顶层设计与理论创新,真正弄清世界的发展走向和形态,弄清中国大国道路上的中远期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富有世界引导力的对外交往理论和原则。那么中国需要创新的对外交往原则应当是什么,依照习近平主席一段时间来阐述的外交理念,笔者认为可考虑在“共同应对世界面临新挑战;积极参与建设世界新秩序”的基础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道义原则、核心利益与利益关联原则、平衡妥协原则、包容共存原则。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