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民工先融入社区再融入城市

四川:农民工先融入社区再融入城市

摘要: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既与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又与农民工自身诉求密切关联。社区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其管理与服务直接渗透到了农民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农民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最为重要的指标,而在当前中国,农民市民化的主体仍是农民工。在这种背景下,考察农民工怎样才能更好更充分地融入城市,已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既与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又与农民工自身诉求密切关联。社区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其管理与服务直接渗透到了农民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创新社区管理功能,营造融入氛围。政府介入社区过程中由于没有划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以至于现在社区生活中政府部门的影子随处可见,社区泛行政化现象严重。如何构建具有价值意义的社区,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管理社区事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对于社区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应当对社区提供相应的资助和制度支持,保障社区组织能稳定有序运作。其次应当在社区管理中引入网络工作与合作关系的管理模式。网络合作工作模式即引入多个参与主体:政府、志愿者组织、农民工、城市居民与相关部门等,在更平等的权利关系中开展合作,创造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参与性的决策过程。最后应当增加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参与社区事务就是让所有居民参与到社区发展规划等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中去,激发农民工参与社区发展的主人翁精神。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区。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帮助的群体,社区应充分发挥在农民工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政府对农民工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平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农民工除了会与民政、计生、劳动、卫生等政府部门打交道外,还有他们的个性需求,例如农民工最为重视的子女教育问题。为构建和谐社区,社区在为农民工搭建与政府部门沟通桥梁之余,也要尽力满足农民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社区专业化和综合化服务能力。

提高社区教育功能,加强自我赋权。农民工社区教育按照实施场所可分为以工作场所为本的社区教育和以工作场所所处社区为本的社区教育。也可以按照社区教育目标和内容对农民工社区教育进行划分,如根据教育目的划分为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和解放式教育等。农民工的社区教育实质上是一个赋权的过程,所谓赋权就是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以此增加赋权对象对自己所处系统的控制力。社区教育项目的开展也就是围绕着如何为农民工实现自我赋权而展开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提高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顺利实现市民化的必要途径,是农民工不断增加“社会资本”、自我赋权的有效方式。我国现阶段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比例在不断攀升,但也有相当部分农民工一直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培训。社区在帮助农民工提升生活技能方面可根据农民工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就业前景广阔的培训课程。可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社区举办创业指导咨询会,从创业指导、项目论证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可整合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聚合各个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力量,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为农民工服务。

社区促进农民工自我赋权,还可通过社区图书馆和虚拟社区功能来实现。图书馆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各类实用性、政策性的报刊、书籍,一方面让农民工了解宏观政策和社会时事热点,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与他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书籍,让农民工尽快懂得劳动安全、工伤维权、劳动争议处理维权、劳动合同权益维护等相关知识。图书馆还可以担当农民工生活方面的向导,为他们提供消费信息、医药机构信息、租房信息、升学指南、娱乐资讯等。发挥信息化可以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增加沟通便捷性的优势,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教育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