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阿勒颇古城(2)

世界文化遗产——阿勒颇古城(2)

城市建筑闻名于世

古老的阿勒颇城坐落在横越大片面积延伸至地平线的红土丘陵地带,这里没有树木,也没有水流过的痕迹,只有极端的单调与空旷。历史上阿勒颇古城的人们从事工业和贸易活动,阿勒颇在建筑、教堂、清真寺、学校、墓地和浴室方面都很闻名。作为东地中海国家和威尼斯商人的重要贸易中心,阿勒颇在土耳其帝国时期后的几个世纪一直都很繁华,很多旅馆至今仍在使用。

阿勒颇7座城门内是揭示古希腊神灵启示的城市布局网。露天剧场分布在沿安第科奇门到城堡墙根之间的直线上,大清真寺在曾是古希腊的集市处修建。纵览全城,街衢和死巷按照公共和私有领地的等级制度分布。以后在两者之间又新修筑了一些道路,其中的一些道路与原有街巷完美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阿勒颇是公元前13世纪围绕重新修缮的城堡而建。初建于7世纪、整修于12世纪的大清真寺以其依大马士革大清真寺为蓝本的规划布局而闻名于世。其城市结构主要由具高水平建筑、外涂灰石的传统住宅组成,其间散布清真寺、穆斯林学校、宫殿、土耳其浴室和活动房屋集中区。

伊斯兰文化古迹保存至今

阿勒颇最著名的伊斯兰文化古迹是坐落在古城东边一座走势平缓的小山坡上的阿勒颇卫城,它是赫提人历史文化的见证。更久远的文明留下的证据表明,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原先是亚述帝国的神庙。11-13世纪几经重建和扩建,占地15公顷。人们看到的是公元12世纪末由努拉尔·丁·赞古主持重建和修复后的面貌,这次整修保存下来了古城堡经过古代战乱和地震破坏留下的痕迹。

历史文件中所描绘的14世纪的阿勒颇古城

历史文件中所描绘的14世纪的阿勒颇古城

卫城的城墙用巨石砌成,四周围绕着深22米、宽30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从城墙低部至壕沟不仅坡度很陡,而且上面铺着光滑的石板,看起来似乎没有人可以越过壕沟爬上城墙。入口处和哨楼之间相距10多米,过去这里有公元16世纪初修建的大吊桥相连,一旦有敌人来犯,收起吊桥,卫城便固若金汤。城堡有3道大铁门,第一道门上雕有两条互相盘旋的巨蛇,因此称为蛇门;第二道门雕有 一对盘坐着的狮子;第三道门上也有一对狮子,其中一只是笑狮,另一只是哭狮,这些精美绝伦的雕刻品在向上天呼唤,呼唤真主阿拉的无限力量和包容一切的仁慈。连接大门之间的通道设有翻板和各种机关,通道顶端布满堞眼和监视孔,可以将贸然入内的敌人致于死地。

同时,城堡内部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通道。这个卫城防御严密,构思巧妙,极端易守难攻,骄傲地把自己隔绝于世。据说只在公元1401年被蒙古帖木儿汗攻下,以后再没被攻下过。卫城内部保存了几个不同朝代的宫殿遗址,其中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公元13世纪的皇宫,它的大厅内镶嵌着白色的大理石,屋顶上悬挂着各式钟乳石状的装饰物,可谓是阿拉伯艺术的杰作。而皇宫内建千公元15-16世纪的金銮殿则以其非凡的华美细节着称,例如殿内结构繁复装饰优美的顶梁,绘有彩画的玻璃窗,奢侈的宫廷灯架和水晶灯等等,不一而足,无一不体现了那个时代叙利亚手工艺的发展水平以及手工艺者的杰出智慧。此外,卫城内还有东罗马帝国时代的带有地牢的监狱、土耳其统治时期的兵营、1000多年前的大蓄水库、火药库、粮仓,以及12世纪的大清真寺遗址和一些深60米的水井,据说这些水井就连接着秘密通道。

责任编辑:周子申,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