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清理公众账号,保持朋友圈的纯洁性

【案例】清理公众账号,保持朋友圈的纯洁性

【网络舆情】

【事件介绍】

 

三部门专项整治 微信将清理公众账号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5月27日上午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服务发展迅猛,用户突破8亿,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成为广大网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人借助这一平台向公众发布不良或违法有害信息。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开展此次专项治理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平台等公众信息发布服务环节,特别是具有传播和社会动员功能的公众账号。传播谣言、暴力、恐怖、欺诈、色情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三部门表示,对不认真履行管理责任的企业依法追究责任。

对此,腾讯微信、中国电信易信、阿里巴巴来往、陌陌科技陌陌、小米米聊、新浪微米以及光明网时光谱联合发起倡议书,提出落实实名制、规范群组管理、实行绑定手机号码等方式进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群组分为团体、个人两类,严格、科学限定群组人数。

同时,严格把好公众平台入口关,重点发展公众平台的商务服务功能。对已有的公众账号作一次全面清理,关闭违法违规账号。对公众账号实行动态分级管理,确保公众平台舆论生态好转。此外,微信等企业将加强朋友圈内容审核管理,关闭通过朋友圈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账号。规范“附近的人”等有关功能,完善技术手段,提高打击淫秽色情信息能力,关闭借此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账号。

在监管盲区里微信难免成“危信”

在当今世界上,新生的信息平台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眨眼间就能形成蓬勃之势。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顶级应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即时移动通讯软件在中国迅速普及。据统计,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服务发展迅猛,目前国内用户已突破8亿,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成为广大网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微信几乎从诞生第一天起,就为犯罪和恶意传播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一些人借助这一平台向公众发布不良或违法有害信息,对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形象。如今,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来造谣传谣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管是伪科学命题,还是无中生有的寻人启事,都说得有鼻子有眼,难辨真伪。微信成了“危信”,也被大家调侃为“稍微信一点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