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碗里的外国粮为啥越来越多?

中国饭碗里的外国粮为啥越来越多?

夏粮收获正在抓紧开展,目前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七成,丰收有望。然而,据记者从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获得的最新数据,2014年前4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1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包括几大主粮在内的谷物净进口666万吨,同比增长86%。有关专家表示,随着2011年大米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我国粮棉油糖等主要大宗农产品呈现全面净进口,而从今年前4月农产品进出口数据来看,2014年这一态势将会继续强化,直接对国内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去年12月,先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随后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确保粮食安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激增的粮食进口量正在考验“中国人的饭碗”。

数据显示,农产品进口额2013年时虽然增速较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近6%的增长速度,根据净进口量和单产水平测算,2013年我国粮棉油糖四大产品净进口量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播种面积的产出量,比2000年增加5倍。

而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长期逆差状态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却一直在WTO农业谈判上试图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

2013年底巴厘岛早期收获协议的达成,使WTO多哈发展议程再度成为一大热点,各方就如何推进谈判提出了各种意见。记者从最近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举行的研讨会上获悉,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新兴经济体贡献论”,要求中国等发展中新兴国家在谈判中做出更多贡献,以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提高进口配额。

据了解,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3%,每三年翻一番,进口额增量1070亿美元,占全球进口增量12%,中国新增进口市场近一半被少部分发达国家占有,其中近四分之一为美国占有。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不仅承诺取消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而且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为15.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尽管中国对小麦、玉米、大米、食糖、棉花、羊毛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外关税最高也只有65%。而目前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为62%,最高关税水平甚至能达到1000%以上。

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主要出口国生产成本低,国际棉花、食糖、大米等农产品在2013年与国内同类产品存在较大价差,加上我国关税水平低,这些农产品到岸税后价格也大幅低于国内价格,就算是配额外的关税进口税后价格也低于国内价格。

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收益仍然很低,中国农产品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相当部分的进口是受到内外价差的驱动,由于缺乏关税保护,造成边进口边积压,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形成了显著打压,对国内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就业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以食糖为例,全国食糖的库存将近1000万吨,去年进口了450万吨,由于大量进口,广西食糖价格从以前的7000元/吨,降到目前不足5000元/吨。糖价下跌的最终结果就是压低甘蔗价格,广西甘蔗收购价不得不由原来每吨500元下调到475元,再下调到440元。按现有甘蔗产量匡算,广西蔗农年净收入损失40亿元。

籼米进口方面,由于进口量保持较高水平,低价的进口大米使得市场收购不畅,托市政策的效应大打折扣,间接导致“谷贱伤农”。在低价进口大米的冲击下,去年以来大米加工行业陷入“僵局”,湖南、江西等地的米厂开工率低,稻谷加工结余量越来越大。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忠认为,“以我为主,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粮食新安全观,是合适我国既有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发达国家人口总量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却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优势,理应在关税政策、环境保护、技术输入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只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经济参考报,记者 林远 白田田,实习生 魏小川)

中国在全世界“抢粮”?

《谁能养活中国》一书作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近日重提“世界能否养活中国”话题,称中国粮食进口急剧增加、结构性粮食缺口继续拉大、中国加快在国际上“抢粮”等,炒作“中国粮食威胁论”。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回应称,2013年中国粮食自给率超过97%,不仅没有造成对世界的威胁,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中国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抢粮”论是警示

李昌平(河北大学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没有问题,水稻一季亩产1000多斤,按每人每年需求700斤粮食计算,养活十几亿中国人,一年有5亿亩土地就足够,18亿亩耕地足够中国人生活得很好。

中国粮食年年增产,进口量也逐年增长,这是一对矛盾。这就有一个问题:到底是真增产还是假增产?

如果是假增产,那也不是因为生产力不够,而是制度性出错。土地大面积流转,一些企业拿到土地却不搞农业。土地大量流转到有钱人手上,一定养不活中国人。

中国农业必须以富裕小农为主,怎样把小农变成有组织的现代小农,是改革的方向,而不是消灭小农。可循环的、有机的农耕方式可以促进粮食均衡增长,如果学习西方国家搞大农业,我们会很惨。

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国际市场上可供交易的粮食也很有限。不要简单认为布朗在胡说八道,他的意见也是一种警示。我们粮食的生产能力很强,但代价也很高——用9%的土地生产了世界20%的粮食,使用了全世界35%的化肥,这会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