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文化的关系。
“国家治理文化”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相对应的文化学范畴,它是指一定的国家治理主体在一定的国家治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文化精神、行为规范、舆论环境等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国家治理文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国家治理方面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其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原则,使之坚守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三,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社会主义的制度精神和法律精神,为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其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治国经验、文化启迪与现实的文化环境、舆论导向和文化认同。总之,国家治理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灵魂和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
国家治理文化理论是国家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势必涉及国家治理文化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国家治理文化”概念,但实质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内在逻辑,为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文化观”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论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相辅相成”的论述,关于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论述,关于国家治理的宗旨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的论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的论述,等等,都具有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文化观的理论属性。其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的重要论述,集中强调了国家治理价值体系在国家治理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及其社会主义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内生性演化的重要论述,重点揭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和国家治理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演化规律。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文化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和方法论意义。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要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各项事务的能力等论述,既揭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又凸显了国家治理文化的人民性特征。从而启迪一个深刻道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构建好面向人民群众、属于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自觉自信,消除“劳力者治于人”的旧的国家治理文化观念,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之势,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周玉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