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开罗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开罗古城

开罗古城,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北距地中海200千米,东部是阿拉伯沙漠,有铁路通向苏伊士城;西面是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北面是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南面是富饶的尼罗河谷地。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突出重要地位。 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隐没在现代城区中,有着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土耳其浴室以及喷泉。开罗建于公元10世纪,后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新中心,于1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

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

古埃及人的“城市之母”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中世纪时曾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军事要塞。开罗的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创建。969年,从突尼斯入侵的一支伊斯兰人在其北建立了一个长方形新城——曼苏里耶城。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罗定都于此并更名开罗(阿拉伯语为胜利的意思)。1179年萨拉丁王朝时期得到扩展,1517年﹐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兴起﹐建立起军事力量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埃及﹐直到十八世纪西方人入侵。这些伊斯兰的朝代都给开罗留下了永志记忆的历史文物和文化建设。十八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1798年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侵略军对埃及的入侵标志着伊斯兰世界遭受西方侵略和殖民的开始,法国入侵者遭到以穆罕默德·阿里领导的埃及人民顽强抗战﹐于1801年被赶出埃及﹐但是1867年﹐新兴的欧洲工业大国英国以更为强大的军队攻入开罗﹐使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53年才彻底退出﹐战后崛起的美国﹐沿着旧殖民主义的老路进入埃及﹐实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开罗是所有这些入侵者的桥头堡。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伙同英法对埃及展开武装侵略,使得开罗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后经过修整,开罗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20世纪以后 ,人口激增,城区迅速扩展,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

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黑拉”,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开罗因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漫步街头,可见各种肤色的人。本地人,宽袍大袖、俨然古风。在某些街区,偶尔还可见到骑着毛驴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这也许是旧开罗的缩影或古开罗的残迹,但无伤大雅,历史的车轮,仍带着这座名城,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前进。全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在此交会,与国内各大城市往来方便,同时傍依尼罗河这一水运要道。

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

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到处都有历代伊斯兰王朝的建筑标志和艺术精品展示在市内路边﹐例如旅游者必到之处汗‧哈利利市场﹐保持五百年前的伊斯兰市场原貌。在那里﹐人们可以见到中东最传统的手工艺品作坊﹐如铜器﹑铁器﹑金银首饰和装饰品﹐彩色玻璃﹑编织﹑皮革制品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各国地毯。作坊里的老师傅和学徒工仍旧以古代老传统传授技艺和制作工艺品﹐当场出售﹐现钱交易。

责任编辑:蒙时辰,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