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爱中心职业训练部经理韦健告诉记者,该中心确实有很多项目需要经费支撑,支出主要有四大块:第一是为残疾人补贴费用,残疾人学员20人,每人每天补贴20元;庇护工厂100人,每月出勤补贴1500元;辅助就业30人,每人每月补贴1500元。第二为职康训练营和大型活动的费用,每年约有12场,如春游、学雷锋、嘉年华等,费用多少不等,嘉年华的活动经费为10多万元,并非举报人所称的40万元。第三为残疾人庇护性就业的费用,全市有55个街道职康中心,民爱中心负责将一些货源送往各街道由残疾人手工加工,“配送经费都由民爱中心承担”。第四为民爱中心50名员工的工资,“我们几年没加工资,都是按照深圳市公布的相关标准执行,年薪7万元左右”。
韦健表示,民爱中心一年的经费是否要几千万元,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由市残联统一向记者回应。
炮轰
从未公开支出情况
华夏残疾人爱心网站长杨鸽蔚长期关注深圳残疾人的就业保障和合法权益。他说,2005年深圳出台规定,每家企业都须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标就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该项费用由深圳市残联通过社保局代征,名义上用于安排残疾人就业,每年向社会企业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6亿—8亿元,从2005年至今,10年来累计征收近50亿元,每年仅利息就有数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杨鸽蔚口中的规定,即《深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实施办法》,于2005年10月颁布实施。其中规定,深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在本市登记的外地驻深单位和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应按不低于上一年度平均在岗职工人数0.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0.5%比例的用人单位,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就必须按深圳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杨鸽蔚强调,深圳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已经10年,却从未见公开过此项资金的支出情况,“民爱中心只有100多个残疾人,一年经费高达数千万元,相比之下,深圳著名的残友集团,培训了300多名残疾人,每年的支出不过五六百万元。”
杨鸽蔚表示,残疾人保障金年年征收,而对残疾人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却制定三年为限的条款,而且仅限深圳户籍的残疾人,“征收时不限户籍,扶持时就限户籍,而且设置3年限制,这明显不合理。”杨鸽蔚还说:“我多次举报市残联,遭到对方报复,在两次创业大赛中人为将我拉低名次,而且我代表市残联参加省里比赛,他们连差旅费都不报销”。
深圳50亿残保金支出未公开 回应称不属公开范畴
曝光的深圳累计征收近50亿元残保金却从未公开支出,质疑该项经费收支管理的透明度。深圳市残联回应称,残保金用途明细目前还不在规定的主动公开信息范围内,不过深圳市正推动各种专项政府性基金的公开工作,市残联会根据统一部署,及时公开其用途明细。
50亿残保金去了哪里?
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原职工举报该中心每年有几千万元经费,支出仅数百万元。随后深圳市残联回应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非“三公”经费,没规定要公开,引发社会关注。
援引华夏残疾人爱心网站长杨鸽蔚的话说,深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已经10年,累计征收近50亿元,却从未公开支出情况。“十几万人,每年几个亿的残保金,花到了哪里?”报道中,杨鸽蔚对深圳市扶持残疾人就业补贴的户籍限制、年限要求提出了质疑。
残联:严格按财政部规定执行
针对《人民日报》的报道,深圳市民政局回应称正配合残联调查民爱中心被举报的情况。深圳市残联则就残保金的使用、监督等做出详细回应。
市残联表示,深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而且针对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专门的政策和制度。根据深圳市的规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途主要在七个方面:一是就业,二是康复,三是教育,四是扶贫,五是代征费(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征收实施办法》的规定,按市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用于开展保障金征收工作的经费),六是社区工作(用于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缴纳),七是其他。
对于外界关心的残保金用途明细公开,市残联强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途明细,目前还不在《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主动公开信息范围内。近年来,深圳市一直在积极推动各种专项政府性基金的公开工作,深圳市残联将会根据统一部署,及时公开其用途明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