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改革呼唤五种思维(3)

江西:改革呼唤五种思维(3)

治理思维,在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中实现治国理政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从善政到善治,这就要求我们的行政方式更加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程序化,要求各项制度更加完备、科学、规范、有序,体现的是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

强化制度自信,做到自觉依制度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强化法治遵循,做到自觉依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习惯和心理需求,“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要成为常用语和行动依据,始终做到依法履职、依规办事。其次,要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主动运用权利本位、程序正义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治理,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强化文化坚守,做到自觉依道德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有效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有效推动社会秩序良好运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