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决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3)

综合决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3)

 以能力提升和绩效评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

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思维能力。“全面”,意味着两个或多个部门从事共同的改革,通过一道工作而不是独立行事来实现改革的总目标,至少包括, “为合作调配人力和财力资源;设计良好的运作系统并实施有效管理;在追求的主要目标和多种次级目标间的平衡上达成共识并保持共识;创造有效的合作文化或良好的人际工作关系准则;获得政治家的认可和支持等。”通过综合思维,来认识当前的重大改革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行动过程中,稳妥审慎。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建立共同工作的文化和行为规范,共同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为合作意图构建一个高效的运作系统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包括以信任和务实为特征的人际文化,一套能够促使决策层形成并保持共识的有效机制。”

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协调执行能力。政策的行动框架包括在各级政府、各类部门和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综合决策问题的培训、教育和沟通.,要通过干部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政策安排与本部门本地区具体政策的关系,例如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言,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正确处理完善混合所有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了解中央的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例如,就民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必须明了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都是购买服务的主体,而不仅仅是社会组织,必须把社会组织作为市场主体来培育,以实现其购买服务的目标和能力。当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就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了解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例如,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来说,加快推进基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必须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安排衔接,更多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资金收缴发放中的作用;了解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例如,地方政府的改革政策与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要衔接,北京市在成立中共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后,下设14个小组,在与中央的六个小组一致的同时,考虑北京的大城市病和雾霾等特点,专门设立小组就是一例;了解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例如,教育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阶段性的改革要致力于逐步取消教育机构的行政级别,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多次高考制度,实现教育公平等。努力提高多元改革目标的互补性,两个以上的政策一道实施,必须提高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例如,高等教育改革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不断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综合评估。前苏联改革失败,导致国家解体的历史教训值得汲取。在谈到前苏联20世纪后期改革的教训时,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曰科夫写道:“我国在着手改革的时候,它的领导并没有以应有的方式深入评估进行改革应采取哪些相互联系的必要步骤,以及由此产生的长期后果。”在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对于介入综合决策的各个利益集团,不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地方社区,都要考虑到它们在综合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关系和实际利益,这是它们作为参与者的激励机制所在。一旦执行综合决策的行动开始,就会出现既得利益者和受损失者,如果一部分人拒不接受改变这一现实,那就要与其进行协商。在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的状态下,必须考虑到综合决策计划的变通问题。综合决策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可能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诸如个人、家庭、企业、部门、地区和国家,甚至涉及有关的利益群体,综合决策的目的就是要协调这些利益群体的相互冲突,推动他们共同去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为了保证综合决策按既定的目标实施,必须对综合决策的实施不断进行评估。在综合决策过程中,评估的频率取决于条件的变化速度和变化的方向,以及全面深化改革遇到问题。在成功的综合决策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评估往往是以隐含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在实施综合决策战略中,评估贯穿于决策的目标的制定、决策的制定和决策的执行。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目标和调整措施。

综合决策评估人员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由实施综合决策而涉及其利益的群体,即局内人;二是那些与改革无直接关系的人,即局外人。局内人评估是最基本的,局外人评估对于综合决策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各级决策者来说,每一具体的问题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对于当地情况的把握。所以,由地方和部门参与评估是综合决策评估的基本要素之一。局外人的观点,非基本的和独立的观点对于理解综合决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局外人的评估会给决策者一个新的视角,使他们避免由于自身的利益而产生偏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