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价值观迷茫:如何彰显力量
能在众多的价值观中脱颖而出,被社会当作好的价值观接受已属不易,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信心,并把它变为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则更难。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客观存在一种价值观迷茫的现象。所谓价值观迷茫,既不是价值观反叛,也不是价值观虚无。价值观反叛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反对内容,就肯定会有潜台词的拥护内容,内容就在它的对立面或者至少离之不远;价值观虚无问题也不大,不承认一切价值观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而价值观迷茫则不然,又希望有明确的价值观规范,又不知道价值观规范在哪里。纵使头脑中有些价值观的希冀,又因为这些希冀的价值观不会真正在实践中行得通而不敢当真。面对在社会实践中大行其道的庸俗价值观却又有些不甘心、不接受。
这种现象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主流价值观不主流、不强势,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潜规则却堂而皇之大行其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的界限模糊了。
价值要求如果不能变为社会现实,价值观如果不能向社会彰显其自我实现的能力就只能是梦中呓语。观念的东西不能仅仅靠观念去实现,观念之所以有力量是背后有物质力量。如何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运行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何通过制度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等等。要完成这一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夫更多的时候要在价值之外,在制度之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