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高中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革命道路的开辟(5)

所以革命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下山时期。本来下山也没有想到怎么样,但是反而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赣南闽西根据地,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但是问题也凸显出来,我们梳理一下当时的革命难题。有两大难题。第一,我们是工人阶级政党,老在农村能行吗?当年共产国际老来信聘请我们,你们是工人阶级政党,应该进入城市。第二,我们怎么真正实现党领导军队?

我刚才提到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是德高望重的。但是毛泽东这个威望的树立是有一个过程的。当时红七军选党代表,选全军委员书记的时候,毛泽东这个人性格有一个逐渐包容别人的过程,所以选人的时候,朱德当时当军长,书记是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落选书记了。谁上去了?陈毅上去了。当时毛泽东说了一句话,说陈毅,你是个油子。什么油子?因为陈毅留学过法国,是留学生,他称之为油子。什么意思?因为陈毅希望两边都平衡。你们一个是晋国,一个是楚国,朱德跟毛泽东两边天天在打架,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是不好办,我是晋楚之间,两大国之间我站在哪一边?跟谁走啊?我就是担心红军分裂,我希望和解。但是实际上通过这种和解方式是和解不了的。所以红军七大以后,陈毅专程到上海去请当时的周恩来,周恩来说一定要实现朱毛不可分。

当时老百姓讲,朱毛,朱毛,毛泽东自己也说,朱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朱怎么有毛呢?所以周恩来要求一定要让朱毛不可分,陈毅回来以后就告诉朱德,朱老总非常宽厚大量,两人又把毛泽东请回来,召开了古田会议,党内团结、民主非常关键。

这个会议重要在什么地方?就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原则,党内民主、党领导军队,这个非常关键。同时开展土地革命,只有土地革命越发动越深入,群众越支持我们。只有群众支持我们了,我们才能在井冈山,在中央苏区生根发芽。大家看到,不仅在江西,当时湘西、湘鄂、鄂边、川陕,所以毛泽东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就在这些不同的区域建立了10多块大小不等的根据地。最大的一块就是中央根据地。

毛泽东又开始规划远景了,叫乡村为中心。我们可以长期的在乡村发展,然后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特点是什么?刚才提到了,这是一个独特的革命道路。特在什么地方?第一,革命的起点从农村开始。而且我们长期在农村,我们的主体是农民,这个部队是要党来指挥的,打仗的时候不能硬碰硬,要以游击为主。这都是一些前人、古人,共产国际苏联没有提出来的。当时上级说了,他说你们中国共产党不要老在山区待着,你们不要老待在一个地方不动,那样会把那里的老母鸡吃光的,我建议你们化整为零,不断游击,吃饭喝鸡汤。所以当时周恩来曾经赴苏联汇报工作。中央由谁负责呢?李立三负责,年少气盛,要求朱德、彭德怀、毛泽东离开农村,进攻武昌,进攻长沙,进攻南昌,会师武昌,饮马长江,很气势的。他说毛泽东的路线整个错误的,但是我们知道南昌没有攻下来,长沙没有攻下来,而且损兵折将。

所以后来李立三建国以后出任全国总工会主席,他到全总、党校讲课,他说当年有一个人叫李立三,他这个人什么特点?不撞南墙不回头。一直撞到头破血流,非要进攻城市,最后证明不行,他说你们大家见过李立三吗?大家说没有见过,就是我。

所以看得出我们党的这些先进共产党员敢于承认错误。进攻城市没有打下来,反而把敌人引来了。当时毛泽东、朱德带着几万人在赣江进攻南昌,命令彭德怀进攻长沙,几万人,蒋介石一看,成气侯了,所以蒋介石先后四次派兵,一次比一次规模大,第一次10万人,第二次20万,第三次30万,第四次40万,而我们红军的队伍只有三四万。但是我们第一次反围剿我们胜利了,我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1.5万人。我们第二次又胜利了,打败它3万人。第三次又胜利了,打败它3万人。第四次又胜利了,打败了4万人。就是发挥了毛泽东讲的灵活的游击战略,这是很高超的。

当时我们在一个山地里潜伏着打伏击战,如果没有群众做基础,没有群众送饭,那是很难坚持的。所以朱老总就谈到我们为什么越战越胜?原因很多,比如会打仗,但是主要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说蒋介石都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我们越打人越多,越打队伍越壮。所以我们终于在当时的江西、湖南东部、福建西部建立了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我们也建立了政权了,我们叫山腰里的中国。当时的苏区人口240万,也有说250万,青壮年50万,参加红军的33万。当然了,中央苏区也为我们革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光烈士就10万人。

1931年11月,中央特科的科长顾顺章叛变,他负责中央警卫情报工作,给当时的上海造成了致命打击。包括周恩来等人陆续从上海被迫迁到了江西的瑞金。包括当时的王明,王明此前已经离开的上海去了莫斯科。包括博古,包括李德,李德是个外国人,是我们专门请来的一个洋顾问。本来中央从上海迁到苏区,毛泽东说我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当然心里是不高兴的。因为毛泽东这个战法,毛泽东这个战略,农村包围城市,中央是不支持的。但是他们不支持他们也进入农村了。他们来了之后就对当时的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批评。后来建国以后,出任统战部长的李维汉就说,王明等领导人离开上海以后,他们自己没有毛主席那么高的威望,他们就调兵遣将夺取军权、党权。1931年11月召开赣南会议,撤销了毛泽东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保留委员。接着又取消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职务。后来包括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都让项英他们代理。毛泽东说我此后在中央苏区过了四年的小媳妇生活。就是一个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方针、正确的战略,有时候会受到阻碍和抵制的,但是正确的毕竟正确。当时中央谁负责?博古。军事工作由李德负责。硬碰硬,最后被迫长征。毛泽东说你们这样硬碰硬,无非是乞丐和龙王比宝,未免是滑稽可笑。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毛泽东重新进入中央军委,而且后来由三人小组来负责,这是很重要的一次会议。

我们这里做个小结。道路的开辟,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十分艰辛。周恩来说在历史上,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所以走这个路本身是非常艰辛的。同样,找到这样一条路也是非常关键的。

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日本外宾来中国访问,就问到小平这个问题,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小平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我们把整个中共创立、道路开辟做一个总结,我们会有很多启示。我觉得两点对我们今天推进改革开放,走特色道路自信是很有必要的。第一,党开辟了人民政权道路,因此就学会的治国爱民的艺术。政权建设的艺术。第二,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因此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

我这里引用毛泽东讲的一个故事来总结今天上午的讲课。毛泽东说,如果路线政策不对的话,革命就不能胜利。毛泽东没有讲大道理,毛泽东当年给新兵讲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大家都知道吕洞宾、张果老,八仙中的两仙,有一天吕洞宾看见张果老骑着一头驴下了华山,往西去,吕洞宾问张果老,“果老,你去哪里啊?”张果老说“我到蓬莱朝圣。”蓬莱在什么地方?在东方,山东蓬莱。吕洞宾就问了,“蓬莱在东,你骑着毛驴往西走,什么时候能够到啊?”张果老很生气的说“我的脸是朝着东方蓬莱。”所以毛主席做了总结,张果老面向东方,而毛驴却向西走,他永远也到不了蓬莱。所以路线对了,要寻着路线走下去。政策对了,要寻着政策走下去,终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