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好强、注重外界的评价本也无可厚非,既然墙上已经挂满了奖状和奖牌,就足以证明你是一名优秀的村支书,何必太在意别人的栽赃陷害、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呢!虽然都说人言可畏,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周支书内心非常薄弱,抗压能力太差了。
作为村级带头人,有着良好的抗压能力,就能够有效的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从逆境中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也是一名合格的村支书所必备的条件。如果抗压能力差,村民何以依托,国家又何以委以重任?
虽然,在当地镇政府予以澄清后,警方也又一次证明了清白。但是透过事件,是不是还有很多村级带头人、甚至是领导干部抗压能力弱呢?笔者建议,无论抗压能力强弱,作为一名干部,都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和政绩观;都应该不断修养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素质,勇敢的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这样才能百炼成钢。
切莫让流言蜚语扰乱了干部的内心,要知道自清者清,谣言会不攻自破。假如遇到任何不如意,都采取自杀方式解决的话,那么恐怕人这一生得自杀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了。
干部“以死证清白”折射了啥?
不得不说,在网络互联互通时代,许多“新”闻都来自于网络,它的普及面和传播速度性,都是电视和纸媒难以企及的。毕竟网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监管和充满随意性,这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情况,比如网民对现实的不满和发泄,甚至针对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片面恶意中伤,审核层面太过容易,为很多无辜的人和事平白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提醒我们,网络“舆论监督”虽好,但更要警惕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可能。
近些年来,很多官员提起网络,恐怕是爱的少恨得多,不管出事与否,只要被网络盯上,浑身上下不掉肉的少。从南京的“天价香烟局长”到以微笑落马的“表哥”杨达才,我们看到了网络监督的作用和贡献。但同样,也有很多不良网民泄愤带来的困惑。55岁的兴化市大垛镇从六村党总支书记周世宏自杀身亡,遗书中,周世宏称是遭到网帖的造谣中伤。周世宏的儿子周建安说,自从5月31日上午网上出现举报帖后,父亲压力一直很大。举报帖出现在兴化某论坛,网帖中指名道姓列举了周世宏“11宗罪”,包括受贿、贪污、违章建房等11项违法违纪行为。经该镇纪委对举报的11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举报不实,“没有证据、没有依据,查无实据”。虽然组织给予了清白认可,或许来的有些迟,或是被村民误会太深,致使一个村支书的“以死证清白”。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一,他具有不可识别性,虽包容万象,却不能包容并序,有意识的过滤筛选,如果被某些良知败坏的人利用,在网上散布一些胡言蜚语,甚至做出一些有违道德法律的举动,加上大众猎奇寻丑之态,必然会给人们的认知观、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同样,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惧怕网络带来的蛊惑,只要秉持公正伦理道德,谋求自己和社会正当利益,网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监政的重要作用。如同金钱本无好坏之分,却因为人们的心态和获取方式,决定了行为的可判性,互联网亦然。在民主决策、依法执政的今天,互联网为政府充分决策提供了便捷高效、成本更低的信息共享平台,执政党和政府完全可以借助于这种诉求,来建立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村支书“以死证清白”让我们再次审视互联网存在的意义,也提示着政府应在其中扮演和掌握的角色,相关部门的反应迟钝和一些干部的“心态不熟”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许多应有的清净和安宁。公民固然有质疑调查权,但决定权却在政府手中,在采纳网络谏言献策时,更应该相信我们的干部和自身的业务能力,如果无厘头地去迁就互联网上的一切,相信“以死证清白”还会继续流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