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向深水区全面进发 多领域呈现“重点突破”

中国改革向深水区全面进发 多领域呈现“重点突破”

眼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已过半程。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周边局势日趋复杂、利益藩篱固化加重等重重压力,中国果敢向改革“深水区”全面进发。

带着15个领域60项任务,勇闯关、巧清障,半年来,中国经济从低谷中企稳,民生政策加速落地收效,外交有声有色,反腐治吏赢得民众赞誉……坚定的起步,让中国改革未来可期。

7月1日起,中新网推出2014年年中策划——《突围:改革元年的破题之道》,敬请关注。

年中回望,中国新一轮改革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以来,经过中央深改组三次会议的部署和推动,已在各地有条不紊展开。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司法和纪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收效;行政体制改革则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站在历史新起点,步入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勇闯“险滩”,值得期待。

党建再出新规 纪检双重领导体制改革推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屡次强调的一句话。然正所谓正人先正己,这种改革,首先则从自身起步。

6月10日,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已试行24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转正。最新的《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党员工作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有舆论指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一些动机不纯的人想方设法加入党组织,以牟取个人利益。成立93年并已执政65年的中国共产党目前拥有逾8600万名党员,如此庞大的党员队伍,要始终如一保持先进性,就需要不断改革进取。

另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已有3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官落马,在重拳“打虎”的同时,中纪委也未放松对自身的改革。今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进行机构改革,新设2个纪检监察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此外,中纪委还将提出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实施意见,明确有关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6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再次重申了三中全会确定的纪检体制改革原则。而去年11月至今,“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已在全国纪检系统逐步得到贯彻落实。

外界观察指出,近期不少被调查的省部级高官,官方发布其被调查消息的前一两天,仍在正常工作,这表明查办案件没有跑漏消息,“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为主”得到了贯彻实施。

财税体制改革:已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关于“管好钱”的改革一直备受瞩目。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意味着这一引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很快出台。

其实,过去几个月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已开始向纵深发展。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营改增”试点不断扩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成立环境税和房地产税法起草小组等诸多举措,都表明改革正加快前行。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被看作是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仅在上半年,国资委内部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会议就召开了十次,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日渐明朗。据报道,最终方案有望在今年9月以后对外公布,而真正的推进及试点工作或将从明年开始。

在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外界普遍担忧“微刺激”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将放缓。而随着铁路投资额年内三次上调、向民间资本开放80个重大领域以及下调县域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的实行,高层释放“定向”改革增长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而且这些政策对经济拉动已初见成效。

行政体制改革也成为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的亮点。今年3月,国务院60个部门首次“晒”出权力清单,承诺今年将在去年取消下放416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取消下放200项以上。中国各省区市也大力推进这项被喻为“政府的自我革命”的改革,譬如,浙江公布了省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其中行政权力事项砍掉一半以上,由1.23万项减为4000多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