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2)

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2)

—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意义和推进策略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意义

权力清单制度是达成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核心任务的开源数据。第一,权力清单是基础权力信息的集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公共治理实际上是由公共权力的行使所构成的系统工程。权力事项是一种“元”政治概念,单一权力相互之间的连接、组合、行使、收效、传导、互动等过程,直接影响着治理过程、治理质量和治理绩效。权力清单的公开,如同技术开发中源代码的公开,将为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术界提供观察、分析和评估权力行使过程及其行使结果的基础信息和数据库。而权力运行流程公开后,将直接暴露政府体系内部固有的低效、浪费、腐败等问题,从而为政府再造、优化流程、提高效能、重塑结构提供基本依据。

第二,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为全社会提供了讨论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基础信息平台。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这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政府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彻底;二是政府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权力清单的公布,有利于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就“政府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共识,从而构建更科学民主的公共决策机制和公共管理机制。这无疑将有助于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的达成。

权力清单制度是破除利益藩篱和凝聚改革合力的重要工具。第一,权力清单制度将直接破除体制内外的既得利益藩篱。正因权力界限不够清晰、权力运行不够公开、权力监督难以实现,既得利益群体才能够运用所掌握权力设租寻租、培植市场垄断者和利益共谋者。权力清单制度如能严格执行,公共权力无法随意延伸到清单范围之外,将极大压缩腐败分子的寻租空间。即使在公共权力能合法行使的领域,由于各项权力及其运行流程已经充分公开,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亦将被大大压缩,以权谋私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第二,权力清单制度将成为凝聚改革合力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权力滥用、寻租、腐败等状况致使市场交易成本偏高,在一些行业内,普通企业要与政府有意扶植的具有半官方背景的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权力事项和运行流程一旦公之于天下,不仅能强化公务人员的规范责任意识从而提升行政效率,也将显著减少政府对市场与社会活动的过度干预,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从长远来看,权力清单制度将为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活力、消除市场扭曲提供制度保障。

权力清单制度是构建权力监督制约与惩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权力清单制度是建立惩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腐败是公权私用行为,要想有效预防腐败,就必须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家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前提是公开权力。权力清单制度从权力源头着手,通过强化舆论监督、公众监督、民主监督等多元监督作用,能有效弥补党政自我监督的不足。该项制度如能顺然延展至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彻底落实系统性的公开制度,就将为“权力运行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实现对腐败的源头治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