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

中国丹霞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系列提名”,根据国际、国内专家的意见,经过几轮筛选,最后上报的提名地由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南方湿润区6个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组成。2010年,中国丹霞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这一遗产包括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里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霞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

丹霞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

以申遗促学术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丹霞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上世纪30-40年代,原中山大学地质系陈国达教授提出了"丹霞地形"的概念并推动了华南丹霞地形的研究;40-70年代末,原中山大学地理系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红层地貌作为独立的岩石地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并使“丹霞地貌”这一名词得以广泛传播;80年代以后,科学工作者先后对我国21个省区近400处丹霞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把丹霞地貌研究推向全国。

丹霞申遗的最大困难:“地貌是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有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

以申遗促学术是中国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途径。但国外专家认为,科学无捷径,只有通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先确立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地位,然后用“丹霞地貌”申遗才顺理成章。

丹霞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丹霞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最终,世界遗产委员会采纳折中方案,将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中国有着790余处红色砂岩地貌景观,而且可能是唯一一个拥有暖湿和干旱丹霞地貌完整发育序列和完整地貌类型的国家。因而在中国大部分的保护区中包含丹霞地貌景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中国现有的37个世界遗产中只有6个是以红层地质地貌而闻名的。

“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贵州赤水

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 平方公里,也是中国丹霞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

赤水丹霞不同于国内其他地方,属于青年早期的丹霞,赤水丹霞不只是单一丹霞地貌,赤水的丹霞结合了瀑布、湿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盖率超过90%。大面积古植被和2359种动植物和珍惜濒危动植物一起,更成为赤水丹霞最独特的特征。赤水的丹霞地貌,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贵州赤水

“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贵州赤水

“水上丹霞”——福建泰宁

泰宁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总面积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泰宁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另有同名药物,具有碳青霉烯环的硫霉素类抗生素。

责任编辑:蒙时辰,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