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2)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2)

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时期的贸易大港泉州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伟大包容性的一个典型。

泉 州( 古名“刺桐”) 在唐代就是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宋元两代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到过泉州的一位犹太商人曾经这样记录当时泉州的情形:“这是一座极大的贸易城市,商人在此可以赚取巨额利润”,“因为街上有无数油灯、火把,到晚上把城市映照得特别灿烂,所以人们把这座城市称为‘光明之城’”。在这个繁华的贸易港口城市,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局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居住区、寺庙、街道、旅馆、库房”,“他们既不像刺桐人那样吃东西,也不遵循他们的习俗习惯,每种民族的人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位犹太商人还特别强调,“所有人都被允许按照自己的信仰来行事,因为他们的观念认为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信仰中找到自己灵魂的拯救。因此,教士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按自己的意志布教”。

当时的泉州除了犹太人,还生活着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他们多数经商,但也有的担任官职,还有不少人与泉州人成婚。他们在这个地区自由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泉州涂门街的清静寺就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创建的。 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基督教也在这里传播。当时有两个派别: 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聂斯脱利派( 景教) ,一个是天主教的圣方济各会派。据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到泉州的欧洲大游历家马黎诺里记载,当时泉州有圣方济各会教堂三所,教堂旁边设有工厂,还有货栈一所,供基督教商人贮货之用  今天在泉州还可以看到许多印度教( 古婆罗门教)的遗迹。如描绘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石雕就有几百方。它们在内容上都与印度两部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耶那》有关,然而在雕塑风格上则可以看到中国的和古希腊的艺术痕迹。

佛教很早就传到泉州。最有名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武则天年间的开元寺。开元寺集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并存:除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艺术外,还有印度教题材和风格的石柱,西亚风格的狮子浮雕,欧洲风格的有翼天使式的飞天。

前面提到,摩尼教在武则天时代即已传入中国。它在宋元时期被称为“明教”。现在泉州南门外草庵摩尼教遗址是全国唯一的摩尼教寺,庵中有“摩尼光佛”雕像。庵前大岩石上刻有“清静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的十六字摩尼教教义。

宋元时期泉州的宗教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促使不同信仰、风俗之间出现一种互相影响和互相融通的趋势。从现在保存下来的一些墓葬石刻可以看到,有的信徒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也信仰佛教。有的基督教徒的碑文完全依据儒家礼仪的规定撰写。有的基督教徒的墓碑上既刻有天使、十字架,也刻有佛教的“华盖”、莲花。有的基督教徒的墓碑上还刻有伊斯兰教的标志“云月”。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总之,泉州出土的大量须弥式石墓“混合了印度、波斯、希腊、大夏、安息、罗马和中国的不同文化因素”。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泉州混合并存的证明,是一个文化上的奇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