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当前中国经济几个争议问题的辨析(2)

北京:对当前中国经济几个争议问题的辨析(2)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首先有充足的产业升级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产业和技术已经处于全世界最前沿,继续投资什么很难知道。中国可以在世界产业链、技术链之内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相对容易,从而投资回报率相对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否完全是由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

最近听到很多“中国崩溃论”的说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17个季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最长的。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存在体制的落后性;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肯定也有体制的扭曲性。对此,大家并不否认。

但是,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外因造成的。在过去表现非常好的金砖国家中,印度、巴西的经济增速下滑幅度比中国更大。根据最新的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印度2010年的经济增速是10.3%,2011年6.6%,2012年4.7%,2013年4.4%;巴西2010年7.5%,2011年2.7%,2012年1.0%,2013年2.3%。相比之下,中国2010年10.4%,2011年9.3%,2012年7.8%,2013年7.7%,情况要好得多。亚洲一些高收入的经济体也经历了比中国更大幅度的经济增速下滑,韩国2010年6.3%,2011年3.7%,2012年2.0%,2013年2.8%。以上的数字表明,我们无法用内因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因为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和一些高收入国家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类似或幅度更大的下滑。

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欧元区,但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欧元区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2012年和2013年均处于负增长。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美国2012年和2013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2.0%和1.8%,也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已经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衰退。因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非常疲软,“三驾马车”中的“出口”跑得慢了。上述的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也正遭遇着同样的情况。

发达国家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复苏,必须采取有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但可能会导致短期失业率上升。基于这种考虑,结构性改革很难真正推行,发达国家很可能会像日本一样出现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经济萎靡。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